【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必须对新时期下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做到全面培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站在高中生成长角度,对学生思维特征加以分析,运用问题导学和情境创设等多种方法将学生思维空间不断拓展,依托开放式引导将学生潜在创造性思维全面激发,为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将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给新时期下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带着全局意识应对教学改革,结合高中生成长特点与思维特征,秉承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对学生所应具有的思维能力进行多角度培养。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以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为导向,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吃透所学知识并懂得灵活使用,学生将带着极强思维能力由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知识创新者。
一、运用问题导学,提高思维严谨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优化与改进,从学生成长角度入手,考虑到学生思维特征,从而有意识地避免直接使用感知教材方式去引导学生,而是将教材中出现的性质、定理融入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将学生潜能有效激发。为此,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合理使用问题导学法,将思想方法与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凭借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严谨性的科学提高。例如,在学习“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时,教师一是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提出具有设疑与温习特点的问题:“对于初等函数你们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学生会回顾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内容,产生新的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函数吗?”旨在通过引导,希望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二是根据实际问题寻找解决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出函数的值域、奇偶性与定义域等不同性质,感受函数图像妙用。三是融入数学思维,重视导学思考环节,帮助学生对函数模型有形象化认识,学生可能从不同角度入手去理解知识,获得思维空间拓展。四是做好思维引导,让学生掌握函数与方程之间相互转化,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并科学重组,有效提升学生思维严谨性。
二、鼓励求异质疑,培养独立思考意识
为了成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从心理角度出发,意识到创造活动需要在心理安全前提下实现。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对其个性特点做到极大程度尊重,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与信任感,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打破自身固有思维模式,从独特角度去质疑并运用所学知识去验证自身想法,强化其独立思考意识,为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带来有力推动。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学生将打破常规,勇于验证与实践,获得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学生在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时,看到函数y=ax(a>0,且a≠1)时,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是a>0,同时还要求a≠1”。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方式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调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a的范围进行全面与深入分析,将自身想法运用严谨表达方式完成传递。在不同想法与验证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思路,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做到彻底与全面掌握,后续在研究函数图像时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该模式下,教师并没有直接去解答学生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去验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小组探讨方式下获得新知识,学生基于思考意识的强化,获得思维能力的成功提升。
三、做好方法传递,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做到全面分析,对自身角色进行灵活转换,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将学生成功推送至课堂主体位置,对学生思维空间拓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学生能够自由与大胆地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探索知识,从而凭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新知识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科学传递,使得学生能够在独立状态下完成知识探索与理解,思维将呈现出足够的活跃性与发散性。例如,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中,教师对举一反三技巧进行精准传递。一是,通过小组探究与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抽象概括并总结出最为精准的定义。二是,运用典型例题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求出空间中点坐标的具体方法。再者,教师出示变式习题并鼓励学生口述解题方式,教师则是从旁点评,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分析、方法产生与运用发展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极强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基于对知识的理解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完成快速与准确解决。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知识变为教思想、教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从而将学生所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成功培养,帮助学生走出固有学习思维,使其能够在创新中获得新知识,形成主动探究能力,课堂教与学的效果得以同步增强,学生才能具备综合素质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多彩.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5):90-92.
[2]章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