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学生既需要在学习中重视基础的定理以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在教学中通过提高自身的逻辑严密性以及思维完成性加强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接下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好知识以及思想上的基础。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但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更要在学习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现,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内外的学习中。有鉴于此,本文在强调学生数学思维培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策略,旨在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探究
在当今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学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们,对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的提升教育都提出了改革的策略。尤其是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知识性教学内容的充实外,更要突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服务于学生未来各学科的学习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发挥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思维培养对师生的裨益
(一)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对数学定理以及公式的掌握程度,因此对学生在理论解决问题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一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而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让教师在面对学生数学学习问题的时候不仅仅重视眼前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从思维上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同样的问题学生不会再犯。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从重理论到重思维,从重问题解决到重问题预防。
(二)提升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许多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经过教师的讲解,发现都是学过的知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的掌握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只有在学习中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思维体系,学生才能在今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充分应用先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牢固掌握旧知识。
二、深化小学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一)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
想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数学思维,并用其解决问题,教师首先需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根底知识和基础理论,让学生思维体系形成和数学问题解决有知识上的储备。进而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应用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和实际相关联的问题情境,既能让学生掌握其需要具备的知识,又能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知识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在统计图的选择与读图两方面。教师可以统计全班学生的身高数据,让学生将数据填入到统计表中,让学生对数据分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校服定制方案给学生,让学生以对数据的分析为依据,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么进行改进。从而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深化所学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形成“发现问题—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思维。
(二)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互动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的产生,除了需要其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加工外,在与其他学习者的合作中也能产生灵感。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学生出来按照计算法则的顺序进行计算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巧妙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对先前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其他学习者的启发,使学生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中完善数学思维体系。而除了其他学习者的帮助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学生问题的指出和解答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思考和知识应用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在练习中进行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三)重视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教育辅导作用
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不仅局限在学校和课堂的知识学习和练习中,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但需要教师的在课后学习任务的布置上强调将知识应用与学生的生活的结合,还需要家长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中,使学生在课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也能有辅导者。此外,教师和家长也要针对学生课后数学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沟通,以便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课内外学习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教师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除了要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下功夫,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还要在学生的课下学习中引导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在打破以往机械化的“教—练”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同时,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积累学习经验,实现数学思维体系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发挥支架性作用,家长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辅导,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在校内外、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完善数学思维体系,增强数学思维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鲍晓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3):3-4.
[2]牛娟.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考[J].家长,2022(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