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科目之一。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与技巧。其目的就是将复杂的文字概念转化成更容易理解的图形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应用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师主张自主学习,学生建议灵活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就很好地诠释这一特点。本文就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一)可以帮助初中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中的难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成更容易接受的数字和图形,从而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初中数学中会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公式,可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就容易出现记得快,忘得也快的情况,没有办法运用到做题当中,这时候还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简化对于数学公式概念的理解,使公式最基本的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公式,也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做题当中。
例如,在解不等式组找解集时,结合数轴图形总结规律:同大取大(结合数轴看都向右取,那么公共部分在最靠右部分);同小取小(结合数轴看都向左取,那么公共部分在最靠左部分);大小小大中间找(结合数轴看,较大的数这边向左取,较小的数这边向右取,那么公共部分在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结合数轴看,较大的数这边向右取,较小的数这边向左取,那么没有公共部分,则无解)。根据上述数形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在解不等式组当时,脑海里会自然而然地浮现数轴这一图形和解集的取向,很容易就能完成不等式的解集。
(二)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做题速度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教师讲解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在做题的时候还会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尤其是初中数学应用题有的会比较长,学习在读题时会慢慢地变得不耐烦,所以对于问题也没有思路,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种时候就可以采用同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通过画图的方式简单化,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像再结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就可以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九年级的二次函数学习中,已知抛物线y=x2-4x+3,问当x取什么值时y大于0?遇到类似题型时,采取数形结合的解答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且解题方法容易理解、掌握。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意学习方法的改善
有很多数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采用一种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数形结合的应用就是教师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轴这一节课的时候,数轴的使用就很好的反应出图像与数字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明显看到数轴上存在的负数、有理数等,同时,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充分理解其概念,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日益显著,就是关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平时遇到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也会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在初中阶段,如果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为学生日后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数形结合思想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这种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选择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作为课后练习,这样不仅能在上课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锻炼,课下也能得到及时复习巩固,加深对于学习的印象,将数形结合思维贯穿始终。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先向学生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图像的性质,其本质上是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及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关于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将数形结合的思维巧妙地展现在课堂当中。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使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梦华. 信息技术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16):29-31.
[2]关明云.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