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我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劳动能力差,甚至连如何拿好扫帚都不会。本文分析当前中学生劳动能力差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渗透
高尔基曾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中华民族是以辛勤劳动著称的民族,凭借这种精神,创造华夏文明,一项项成果无不向我们昭示劳动创造幸福之理念。当前,奋斗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身穿厚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身处抗击疫情第一线,在医院里、在各大机场、在通关口岸,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守卫我们的平安和健康。劳动是最光荣的!然而,在我们身边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只知索取,“四体不勤”,独立性差,生活自理性差,不珍惜劳动成果。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索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中学生劳动能力差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观念有误
我们总能听到学生家长大声训斥孩子:“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你就等着去工厂做苦力,在大街上扫垃圾,全年无休地送快递。”无可厚非,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好学,将来有远大前程,然而,家长这些的言教,无疑向孩子灌输“劳动羞耻”的思想,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学生越来越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其次,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无论是衣食住行,家长都为他们安排妥当的,相当多的家长奉行成绩至上的原则,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律不要求孩子做,造成很多初中生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不足。
(二)社会要求与学校教育的偏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单看文凭到现在的看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劳动能力。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它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优势。可是当前,学校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还是主要看学生的成绩。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致使学生萌发“劳动是低级的”错误观念。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根据当前学生存在的劳动能力不足这一现象,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对症下药,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打开劳动教育大门
劳动教育不应该是口头上各种说教,教师应该更新劳动教育观念,突破课堂边界,从劳动教育走向五育融合,从活动走向劳动课程,从单一走向综合育人,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而且增强学生以劳动光荣的传统思想,使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实现双向发展。笔者在进行九年级第十三单元的Section B 2b阅读课教学时,文本的内容是关于“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内容,结合文本内容,设计“Let’s rethink,reuse and recycle”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身边的废物、垃圾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件。在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代表满怀喜悦地用英语介绍小组成果,活动不仅实现语言锻炼的目的,而且对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在劳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只有在战胜各种困难和解决难题中才会逐步成长起来。
(二)捕捉教育时机,将学科内容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让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以英语学科教学关于“劳动”话题的内容为切入点,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一个有效的对策。例如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中国制造的东西”为核心话题,该单元第5课时主要介绍三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孔明灯、剪纸和中国陶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向古代劳动人民致敬,体验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美,促使学生形成“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意识。又如八年级下册Unit 3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Do you think teenagers should do some chores at home?”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负担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乐于在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精彩纷呈的活动能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而通过活动不断渗透劳动思想,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劳动,展现个人能力,才能获得丰富的教学成果,确保劳动教育的全面落实。例如在开展八年级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s?这个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录制milk shake/ Russian soup/Yunnan Rice Noodles 等食物制作的视频,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动手烹饪、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们在拍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将承担家务劳动转化为一种深度的、真实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开展田间地头的生产劳动体验活动,挖土豆、收油菜、摘草莓、喂动物等,不少同学拍摄的微视频、摄影作品在班级群中引发热议,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品质。
结束语
习当前劳动教育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身为初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劳动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秋荣.当前初中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徐婉.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体验教育的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03).
[3]张晓林.语文教学新策略[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12).
[4]峭帆姜.新时代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关照与反思[J].现代教育论坛,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