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践行小组合作管理或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当然,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的有序引导与磨合监督。如驱动学生组建小组团队,制定管理班规;小组依规自主管理,班委运用量化评价;时时处处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勤于实干、开拓创新、自立自强、团结奋进等素养。
【关键词】班级管理;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内化思行;合力共建
时光唯美,团队合力,美美与共。在农村中学,班主任又该如何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时效性和持久性?我想,高效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
一、固本强基,激发热情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需要建设有担当、有能力、管得好的小组团队和班委,发挥团队的综合能力参与班级管理。
(一)环境育人,鼓励担责
班级管理,全员参与。面对新加入班级的学生,我们班主任可以列举一些“空气质量对人生活的影响”生活事例,以小见大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班务的责任意识:班风就是环境,好班风就是好环境;学生在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将受益终身,反之也不言而喻。这样引导每位同学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合作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共建氛围。
(二)巧设活动,挖掘人才
小组合作,人才首位。基于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人才选拔,班主任可以开展选拔人才的主题活动:自我介绍比赛,有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了解同学的性格、兴趣、胆量、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接龙活动,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记忆能力;口算比赛,有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了解同学的计算能力。
通过这些“触电”式活动,使得优秀学生在同学们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树立威望,班主任可以快速挖掘适用于小组合作管理的人才——领头羊。
(三)因材施用,组建团队
合作管理,团队共建。以总人数为40人的八(4)班为例,班主任稳步推进小组创建工作:第一步班主任选取10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培训,学会管理小组的日常做法等。第二步竞选选出8名组长。第三步,8位组长根据“轮流择优、均衡搭配”的原则挑选4名组员,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第四步,各小组要展开组规制定和文化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小组长与组员的默契程度,提高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效果。
二、制定班规,依规管理
小组依照什么规矩管理小组和班级?小组怎样实现合作管理?我想,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依照新课程标准,或者《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等,班主任则引领组织各小组参与制定班规,依规执行,互相监督。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辅以从严管理,小组合作管理班务,发现违反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的现象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表面依规处理,实则教育为主,只要触动思想灵魂,行动再跟上,就是最好的育人之道。
(一)因地制宜,细化班规
小组合作管理依照《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管理,再组织班委和小组,细化管理项目,集思广益,制定结合本班实践实际的合法合规的班规。诸如班级奋斗目标和《小组合作管理公约》、评价与量化积分制度和奖励制度。而后全部同学熟悉班规,内化思行合一,学会自我管理,合力共建优良班风学风。
(二)分工合作,锻炼能力
合作管理班级模式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管理者,这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学生归属感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挥其育人效用。在小组合作制管理班级中,发挥其育人效用,需要有更精细的分工定位。首先,班主任强化所有学生组内分工合作、人人有责的意识。然后,指导小组制定小组合作的考核细则及相关表格,不断培训小组长及班委,精细化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大小事务责任到个人,如从公务维护、室内外卫生分工等都有明确的分工。小组合作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而且“做有效,管有道”,促使良好班风快速形成。
(三)合力共进,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实行“小组自行管理”制。组内的A、B、C、D号组员分别负责不同的管理任务,A号为组长,负责督促组员完成任务。
另外,每个学生要主动与明确指明所要对接的班委,意在使有关事项在学生中就可以全流程完成,使组长和班委处事善始善终、负责到底更有方向,也促进他们多进行沟通与合作。例如,班主任指导班长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纪律表现、常规教育等协管,并作量化评分等。
这样管理,学生不但感受到小组合作管理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成功,而且敢于实践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三、阶段总结,牵引促效
小组合作管理需要学生、小组、班委进行多元化的管理总结,并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志在指引学生参与共管,不留死角。
(一)善用总结,发展素养
小组合作管理总结,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小组撰写报告汇报组长整体情况和组员表现、小组合作管理情况;班委总结各小组表现;学生对比积分和荣誉作为竞争的回报汇报,提升管理素养,彰显立德树人之美。
诸如定期召开组长碰面会议,班委大力开展小组评比活动班级每日总结。比如公示每日的作业、纪律、卫生等检查情况的小组得分情况,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报,专管纪律的班长负责将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善于充分要发挥班干部和组织的协同作用,有序运行,有效推动。
(二)善用积分,竞争促效
班委采用量化积分制度,定期考核小组合作管理效果。积分可以小组长和班委要实行一天一公示、一周一总结、两周一颁奖的考核制度。如对做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批评。融洽考核制度,运用积分制度,奖励优秀小组和学生、月度冠军小组。如此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发展正能量,达致美美与共,健康成长。
的确,时光唯美,文明与共,思行统一,合力共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正责任敢担当乐实践,互相牵引,五育并举,目标可期。如此班团共建,也符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聚焦 “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新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东, 刘俊科.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2):2.
[2]王敏. 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J]. 中外交流, 2016, 000(002):199-199.
[3]李小娜. 以小见大治班风[J]. 班主任, 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