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是对党史学习育人价值的高度凝练,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高度一致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我们要以议题教学的四个要素为载体,以“讲好党史故事、传承党史精神,学习党员品质和开展党史研学”为抓手,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党史;议题式教学;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是对党史学习育人价值的高度凝练,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高度一致性,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以“讲好党史故事、传承党史精神,学习党员品质和开展党史研学”为抓手,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模式,“设计议题、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提升素养”是普遍认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要素。将党史教育融入议题式教学,以议题式教学的四个要素为载体,围绕党史教育的四维育人价值,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课议题教学的深度融合,可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一、设计议题,讲好党史故事以明理
何谓学史明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党史故事传承着党奋斗的历史,铭记着党前进的道路,讲述着党领导的卓越贡献,帮助学生弄清楚党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党史故事创设中心议题,讲好党史故事,能为学生明辨规律,明通真理。
教学“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时,设计总议题“共产党领导下广州沙面岛的前世与今生”,下设3个子议题:(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2)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3)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通过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以党史故事为资源设计议题,使学生明辨规律
以党史为资源设计议题,实现党史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融合,在系统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事实的同时,讲清百年党史的实践启示和历史必然规律,从讲述党史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达到以史育人的教育效果。子议题(3)“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就是通过回顾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中国过去的社会形态进行对比,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以党史故事为材料探究议题,使学生明通真理
明通真理,就是要从党的执政实践和国家发展的苦难辉煌的历程中明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明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总议题“共产党领导下广州沙面岛的前世与今生”通过介绍孙中山、周恩来等伟人与广州沙面的情况,结合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说明伟人对广州沙面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由学生探究和介绍不同时期广州沙面的发展,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让广州沙面重新焕发生机,进而探究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改革一直在路上,因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出发。以党史为情境材料和议题设置切入点开展议题教学,能使学生以中国共产党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功实践历程来验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光。
二、创设情境,传承党史精神以增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到遵义精神、延安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无数共产党员顽强奋斗、前赴后继,共同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利用这些精神,围绕议题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常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盏心头明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围绕总议题“学习邓清明精神,实现中国航天梦”,用图文创设邓清明作为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为中国航天事业孜孜不倦、默默奉献、奋斗终身,彰显出伟大的精神力量的情境。展现了从个人梦想到中国的航天事业,最后到中国梦的升华。创设情境,建构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有意义的关联,真切感悟到正式无数个“小我”在逐梦路上的坚持和努力,汇成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大我。使学生坚信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坚信有实现的一天,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一)创设党史情境,增进学生价值认同
通过创设党史情境,探究邓清明用自己的备份人生托举中国的航天事业,可敬可佩,分析他的梦想背后承载了哪些伟大梦想。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打压,航天人发扬中国精神,努力探索,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航天梦连接中国梦,谈谈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让学生明白中国梦的本质,使学生更加认同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念。
(二)深入党史情境,坚定学生信仰信念
深入探究情境“2018年邓清明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女儿一封家书燃起年轻人的斗志”,设计活动“让学生谈谈年轻人应该如何书写自己的梦想”。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学生深度参与其中,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增强了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担当意识,更加坚定地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更加奠定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
三、引导探究,学习党员品质以崇德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帮助他们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百年党史中,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负重前行。这些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正是帮助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料。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为素材设计议题,在议题框架下设置探究问题,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并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探究“实现人生价值”时,以“七一勋章”的颁授为主题情境,以向29名获得“七一勋章”的功勋党员致敬为总领全课议题,引导探究4个问题:(1)为什么要向这些功勋党员颁发“七一勋章”?(2)当代青年该如何传承“勋章”背后的精神?(3)哪一位功勋党员的事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4)国家为什么要举行如此隆重的颁奖仪式?通过议题的展开,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清晰地让学生回顾和理解了价值、人的价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与特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敬仰,引领广大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做好新时代的奋斗者,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效果。
(一)探究党员品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使学生亲近勋章获得者,品读他们的高尚品格,丰富自身的道德知识,学习他们的道德风范,让学生永远信党爱党为党,以达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效果,切实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二)学习党员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一勋章”获得者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探究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见贤思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提升素养,践行党史学习以力行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凝练,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学科核心素养最直观的表现。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议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进行的活动进行反思践行,把议题真正内化为素养。议题框架下,通过党史的教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知识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的效果。
在教学“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时,通过学习“大山深处的劳模扶贫点”和“精准施策格桑花开小康路”等党史案例,探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精准扶贫及共同富裕的道路与意义,以辩证的思维认识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培养辩证思维和科学素养。结合优秀企业家杨雪英的事迹,针对学生的创业观和能力,拟定一份学习和创业计划,学以致用。
(一)拓宽视野,承担社会责任
以议题为载体,在不同探究任务中,通过对企业家精神内涵和创业者应具备素质的分析和解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理解在新发展阶段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落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同时,把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融入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中,真正认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应尽的责任。
(二)重在实践,自觉努力奋斗
通过对优秀劳动者的分析和对这一总议题的探究,让学生自觉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通过拟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计划,能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落实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增强个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定为实现个人职业理想而自觉努力奋斗的决心。
【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ZC202004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齐卫平.论树立正确党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21(5).
[4]李朝忠.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的研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02-10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7]陈金龙.从建党纪念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