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做好学科教学转型的准备,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地理学科形成新的印象,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迎接新高考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教师应将教学重点从以往的传授知识与技能上延伸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地理的兴趣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目标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为地理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一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考虑到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核心素养缺失、培养方法低效等情况,教师应自觉提高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并积极探索其培养策略,使其既能够合理应用新高考改革的优势,又能够满足教与学的发展需求, 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发散教学思维,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良好课堂环境的营造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课堂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调动学生探究地理的欲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能力”着手,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强化学生的地理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浙江义乌”这个县级地区的规划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对外开放航空口岸”这个地理名词,那么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交流讨论,如“义乌只是一个县级城市,其附近就有一个萧山机场,为什么还要特意在本地建设一个机场呢?”“为什么金华市都没有机场,其辖区内的县城却有机场呢?”“为什么义乌机场需要不断扩建,并最终发展为对外开放口岸?”等,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就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接着,教师再从本节课的重难点切入,使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凸显效果。
二、启发学生质疑,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只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味让学生背背背、练练练,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在知识应用时缺乏基础的人地协调观念,进而促使学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仍然难以发掘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地理学科教学低效的现象。对此,教师需要着重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例如,在教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视频片段,以此调动学生的相关经验储备,引发学生说一些自己期望中的未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教师可以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了解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并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自主提问、自主解答中掌握知识,完成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如“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对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做了什么?”等;包含自主质疑内容的学习任务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分析课本知识,进而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协助下提高人地关系的认知,从而坚定自己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丰富教学方式,发展地理综合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使学生在学科思维的支撑下具备运用多样方式开展地理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以此保证学生的地理综合性思维落到实处,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设疑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建立初步的地理综合性思维;接着,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糖类作物种植区与制糖厂的分布图”,通过两者的分布关系引导学生从“影响工业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不同产业的影响区位”等多个方面展开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产生整体上的认知与理解;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根据图表判断区位因素”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同步的锻炼,进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迸发自主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为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地理转型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个体需求。所以,教师应主动革新观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落到实处,进而最大限度发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健.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实验设计与实践——以“海水的性质与运动”为例[J].地理教学,2022(04):50-52,49.
[2]涂忠彬.新高考背景下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以2021届高三毕业班为例[J].高考,2022(03):18-20.
[3]刘金郝.浅谈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高考,202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