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习惯按照常规思路思考问题,这样确实也有利于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也至关重要。因此,文章站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角度上,分析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意义以及培养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逆向思维
引言
很多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上都存在很多困难,如物理学习思维不够完善,没有找到物理探究的规律等。因此,新时期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至关重要。
一、价值分析,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价值
基于物理学科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显然很多高中生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意义较高。首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汲取物理知识,接受物理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物理学习的思维;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逆向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系列的自主探究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并形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最后,物理也属于科学的范畴,而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逆向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路,故而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从概念教学入手,培养逆向思维
高中生对物理学科并不是完全陌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局限性,很多高中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教师从物理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这一节内容涉及了向心力的概念。教师在前期的备课工作中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思考,认为自己如果直接讲授向心力的概念,学生往往难以对向心力的概念形成深刻的印象,或者还会出现理解不够深刻、认知片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决定结合学生的逆向思维,开展教学。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开门见山地为学生讲解什么是向心力,引出向心力的概念。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图片,然后结合这些图片提出了问题,即: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公路的设计,公路在拐弯的地方是外边高,里边低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等教师利用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成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倒推出了向心力的存在,得出了向心力的概念。
(二)从物理实验入手,培养逆向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涉及很多物理实验,这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契机。为此,教师要从物理实验入手,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在《平抛运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教学之前,教师先分析了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即:①了解平抛运动的分类,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对平抛运动特点的理解;②在物理实验中了解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发展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
基于此教学目标,教师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故意提出了错误的结论,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如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两球从同一位置竖直下落,重量轻的小球先落地。对于这一观点,有一些学生持质疑态度,认为如果高度相同,两球应该会在同一时间落下。为了推翻教师的理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小组设计了实验,用不同重量的小球测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功形成了逆向思维,总结出了实验结论,得出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两球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会同时落地。
(三)从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入手,培养逆向思维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还需要从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入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相关的物理公式等知识,必要时还需要借助逆向思维对问题进行转化,或者对原有的物理公式进行转化,以此完成知识探究,或者是题目解答;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思考,在学生出现不同观念时,教师不要及时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借助实验等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或者推翻相关理论;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借助逆向思维,实现重难点知识攻克。
例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节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相关的物理演示实验;第二,和运动合成和分解相关的题目讲解;第三,借助实验和例题,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轨迹;第四,综合思考和讨论。教师在前期的备课工作中发现这四个内容其实都是围绕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展开的,需要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是第二点。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着重关注了运动合成和分解的轨迹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指导学生逆向思考问题。教师带领着学生分析了例题,从例题中找到了两个分运单以及分、合运动的时间,要求学生求合速度。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绞尽脑汁地思考,合速度要怎么求,要怎么套用公式,而教师要求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先将两个分速度单独拿出来计算,求出两个分速度之后再考虑合速度,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从物理概念、物理实验以及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入手,帮助学生完善物理学习思维,提高知识学习技能,最终实现高效率的物理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侯波.浅析高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64.
[2]王建鹏.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