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能感知草地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二)学习观察方法并运用方法尝试观察某一植物或动物。
(三)试着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草地变化的语句,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感受作者从留心观察到细致观察的过程,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闯关复习,温固知新
同学们,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现在进入闯关复习 ,看谁是最强大脑!闯关一:生字词【学习活动一——词语我会认】闯关二:场景复现,回顾大意。
1.出示场景图,重温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快乐玩耍的场景。(有感情地朗读文段)2.提问: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提炼情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二)聚焦“发现”,学习观察
感知第一次“发现”——发现变化,体会“留心”
1.这片金色的草地会不会变成其他颜色呢?请你朗读第三自然段,找找“我”还发现了什么?把找到的句子用“ ”画出来。2.“我”通过 顺序进行观察?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3.在不同的时间里,草地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感知第二次“发现”——探究原因,体会“细致”
1.出示句子“这是为什么呢?”你有没有和小作者一样,产生这样的疑问?2.“我”又是如何解决心中疑问的呢?3.假如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观察蒲公英?4.通过细致观察,“我”发现了什么?请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把“我”的发现用“ ”划出来。5.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请学生代表朗读,再师范读,出示停顿和重音,最后全班朗读。6.学习比喻句。带着动作进行朗读。7.出示变化图,梳理发现。完成【学习活动二——课后习题2】8.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你知道蒲公英为什么会张开、合拢吗?(播放视频)领悟作者的感情,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的,读出惊喜与喜爱。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像蒲公英这样神奇的植物,你平时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呢?有什么发现吗?2.今天老师把含羞草请来了,大家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再观察各部分特点。教师重点介绍含羞草的叶柄和叶片,了解植物构成情况。接着请学生摸一摸,感知特征,抓住变化,说说发现。3.把你的观察写下来,完成【学习活动三】4.拓展观察方法:在观察事物时,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用眼睛看,也可以像我们课堂一样,用手摸一摸。除此之外,还能怎么观察呢?5.观看视频,拓展含羞草“害羞”的原因。6.回顾单元导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世界,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留心周围。7.过渡:同学们,本单元是第一个习作单元,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例子,学是为了用,请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观察方法,课后试着去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8.布置作业:完成【学习活动四】,希望在本单元的习作课上,看到你的精彩分享。
四、案例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留心观察”是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在教学时,把读与写融合,聚焦语文要素,从而落实单元主题。
在板块一中通过复现兄弟俩草地嬉戏的场景,许多学生的情感体验被唤醒,顺势指导学生带着玩耍时的快乐心情朗读文段,为下一环节的观察草地奠定情感基础。
板块二聚焦“发现”,学习观察。以“发现”为线,围绕“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引导学生由感悟游戏之乐过渡到体验观察、发现之乐。当学生发现不同时间草地颜色是会变化这神奇现象时,我马上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朗读问句,学习通过语调上扬来表达自己的好奇心。
在探究颜色变化原因时,学生一开始的朗读是冰冷的。于是先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感知朗读时的停顿与重音,复习第一单元的朗读方法,实现知识的勾连。学生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停顿和重音后,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文中比喻句,感受蒲公英张开合拢时的动态美,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方法,为下一环节的练写提供范例,从而实现从仿写到内化最后完成自创。
为了进一步体会作者对蒲公英和草地的喜爱之情,设计了情景朗读,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蒲公英,带着张开合拢的动作进行表演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在表演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情感的领悟。
板块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在不断巩固中加深的,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情感,在迁移运用中习得观察的方法。在观察含羞草时,学生的观察顺序是杂乱无章的,引导先从整体观察含羞草的样子,再到部分,观察叶柄和叶片。观察事物的方式是多样的,除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还可以动用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如“摸”、“闻”等,感受含羞草状态的变化。最后出示学习活动单,让学生有方向地练写。
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其更好地在“读”中悟情,在“用”中得法。但在探究花朵开合与草地颜色关系时,部分学生的个体表现不足,缺少充分朗读的体验,在后续练写观察片段时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在这一板块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充分朗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启发其“我要观察”的积极心理,能更主动地投入到下一环节的观察中,迁移学法,较好地完成片段仿写。
《金色的草地》全课围绕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展开设计,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悟课文情感,在运用中习得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