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懂得团队合作与配合。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本文先是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要科学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小组合作反馈工作,然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如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旨在通过此为一线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运用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颁布,促使初中数学教学深化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发散性思维,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一些阻碍,基于此,本文从下面两个角度探究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发挥学生潜能,科学分工
在分配完小组后,如果只是机械的分配任务,不思考学生的数学水平与数学潜能,就不能构建高效的小组合作方式,其效果也可能不如学生独立学习。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分工,结合组内每一名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分配工作,开始时可以先简单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然后教师根据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重新调整任务分配方式。在此要注意合理分配不同能力的学生,尽量不将能力相同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中。
(二)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基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合作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分工合作,可能会出现思考问题不够深入,进程缓慢导致小组合作时间过长的问题。针对此,教师要对数学任务的完成时间做出预测,然后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如学生独立思考将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然后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合作交流的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此过程中要保障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表达的机会,可以由组长或者善于把控时间的学生来控制时间。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对于结论的总结,需要组织者整合意见,保留大家都认可的意见,舍弃不重要的意见,如果在组内有不同意见,在有时间基础上可以做深入讨论,或者在班级中提出来在班级中整体交流。对于每个小组表述观点的环节,每组代表的表述不能超过两分钟,然后从小组讨论上升到小组间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以激励手段引导小组反馈合作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有互动,在小组合作中实施互动,可助学生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动让教师了解小组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然后有效引导。由此可知小组合作中的交流不能只有学生之间,还要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如果只是单一方面的学生互动交流,那么在小组中将无法得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也没有被肯定与认可,学生会随着小组合作活动的进行变得消极,学生慢慢丧失合作动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就难以顺利实施。在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让学生在展现自己同时,能够获得教师的肯定与及时指正,建立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进而保持合作学习的“新鲜感”,保障小组合作能顺利进行下去。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施,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能力弱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指引。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在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之下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校的数学课堂。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为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教学过程为:第一,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家中预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在正式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发放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导学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开展复习引入的练习,并推荐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由其他学生做点评。以此引出新课主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第二,将学生分组,开展交流讨论,完成探究一,思考用直接开平方法解x2+2x=5,先把原方程转化为( )2=a的形式,即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让左边可以配方成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的形式,思考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什么数可以配方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依据此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二,即用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填空:(1)x2+8x+( )=(x+ )2;(2)x2-6x+( )=(x- )2。此可以让小组学生互相讨论,在小组间进行点评,然后派代表总结规律。即配方法是对方程的简单变形,即将方程含有未知数的一面配成完全平方式,另一面一定是个非负数,最后进行开平方求解。此环节的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接着邀请两名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做导学案中的题目,其他学生观察这两位同学做的是否正确。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讨论,得到正确解题的办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回答。在学生们用配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分析答案的正确性,总结哪一步出错,用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结果。在此,整个教学过程可知,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还要在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中,让学生自主吸收知识,完成知识的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学生的实践感知,发现问题的同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合作,以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升华合作学习的目的,即为了验证猜想、获取知识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发挥学生智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快乐,进而更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综上,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解决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知识、吸收知识,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兰创红.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2(15):41-43.
[2]武秋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2(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