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简析】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两个层次编排。本课时是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生成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探究意识。
3.养成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计算方式的习惯。
【学习目标】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初步掌握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积的定位问题。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PPT课件、图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引入:同学们,学校知道我们都喜欢看书,所以让冯老师去为我们选一批我们喜欢的书。【电子白板展示】
(1)课件出示:每套书有14本,冯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从这里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解决问题吗?
(2)买10套你会算吗?
(3)小结:像这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用口算就解决了。
2.设疑:如果冯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课件出示)
(1)你能估计一下结果吗?
(2)我们把每本书都看作一个点,借助点子图算一算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3)汇报算法。(分别板书)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作为本课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二)学习新课,探讨算法
1.引出课题:刚才利用点子图已经算出12套书的本数是168本,怎样把这个计算过程用竖式记录下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小组探究,理解算理。
四人小组共同研究14×12的计算过程该怎样用竖式记录?
3.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边汇报,边板书,理清每一步的算理。
4.沟通口算、笔算。
(1)比较笔算过程和哪一种口算过程的思路。
(2)小结:都是把12个14分成两部分来算。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乘14的28.算的是2个14,也就是2套数的本数。还有10个14要算,因此第二步要用十位上的1乘14,也就是10套书的本数。最后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12套书一共有168本。(板书:先合再分)
5.讨论第二部分积的定位问题。
你觉得在笔算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
6.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网络。
(三)巩固内化
1.游戏。小游戏(猜猜看,请你猜猜藏在苹果后面的数是几?)
2.竖式计算。12×23 44×21
3.辨识练习。
4.课后思考:
布置花园要用15串花环,每串花环需要16朵花,一共需要采多少朵花?
(四)学习评价
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