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背景: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指出:小学中低年级的教育目标之一是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对注意力的觉察和训练,提高学生 注意力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如人之、情感、意志)而产生的。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学习活动的效能在相当意义上受到注意力水平的制约。
学情分析:
(一)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大脑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同时,在注意力方面也有所提高。
(二)学生需求分析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大脑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同时,在注意力方面也有所提高。但是,在现实当中,在小学中年级的课堂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人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走神”现象仍然存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专注,了解专注水平。
2.情感目标:体验专注带来的积极情感。
3.能力目标:掌握专注的法宝,成为专注小达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专注的法宝。
教学难点:运用专注法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卡
教学方法:游戏体验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思路:
本节课运用游戏体验法,让同学们通过注意力游戏闯关的方式,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体验专注的积极情感,寻找专注的法宝。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课程融合理念,采用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游戏过程中找到专注法宝,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学习当中。
教学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专注初体验
游戏规则: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玩偶1分钟;
2.教师用手机拍下学生认真观察的神情,放在投影上。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你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二)团体转换阶段——专注大闯关
1.闯关一:顺风耳
活动规则:
(1)听歌曲,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请有在专注听歌曲的同学举手;请问歌曲里面有几个“找”?同学们有在专注听,但是回答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呢?
(2)听歌曲,数“找”字。又快又准确的一组能获得三颗星,并由他们来开启下一关。(请每组最快的学生上讲台写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提问:请问歌曲里面有几个“找”?你数对了吗?你觉得数对/错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数,第二次却有数呢?你获得了几颗星星?(数对3颗星,相差两个以内得2颗星,相差两个以上得1颗星。)专注的法宝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回答,板书专注法宝:
(1)带着问题认真听;
(2)一边听,一边记。
2.最强大脑
活动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又快又准确的一组能获得三颗星。
听句子,在段落中按顺序圈出字。(我很专注。)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我们随着大脑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同时,在注意力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在现实当中,在小学中年级的课堂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人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走神”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学习专心和注意力集中。
教师提问:同学们做对了几个?你是如何快速做正确的?你运用了什么感官来完成这个活动?我们的专注水平是不是就一直在同一个水平不会变化?你获得几颗星星?(3个第一获得三颗星,2个或1个第一获得两颗星,没有第一获得1颗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回答,板书专注法宝:
(1)仔细看,抗干扰
(2)多感官,一起用
(3)多练习
分享讨论:
(1)本节课,你的专注获得了几颗星星?
(2)专注的法宝有哪些?
(三)团体工作阶段——情景剧场
情景讨论:
1.听课时,小明听着听着,就想起了放假时跟表哥一起玩耍的开心时刻,思绪不知不觉飘向远处。
2.做作业时,同学找小青讲话,原本在专心学习的小青慢慢就跟同学讲起话来,忘记了做作业。
哪些专注法宝适合情境中的小朋友?他们可以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再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全班分享。
(四)团体结束阶段——我的法宝
学生反思并分享:对我最有帮助的法宝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