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作品,它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课文的旁批和课后习题提示我们要借助这篇课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预测,懂得怎样在读中进行预测。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想象能力特别丰富,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但他们的猜测大部分是没有依据的,比较零散,不懂得怎样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阅读中的预测。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用上“我猜……因为”的句式说出自己的预测及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借助故事内容等线索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展开预测,学习预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阅读中的预测。
2.懂得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内容等线索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赏识、阅读经验开展预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识预测
1.阅读绘本《团圆》,初识预测。
(1)引导学生看《团圆》封面,猜内容。
(2)出示:爸爸在外面……我都起得特别早,因为——(生猜……)
(3)老师深情地讲《团圆》的结尾。师评:虽然个别同学猜的内容与原文不一样,也特别有意思呢,课后大家可以找这本书看看。
(4)引出预测:根据文章的题目、故事情节等等,做出我们的猜测和推想,这个过程,我们叫它预测。(板书:预测)
2.明确课堂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PPT出示)
(2)明确课堂学习目标(PPT出示)
3.从图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老屋图,认识老屋,引出课题。(板书:总也倒不了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团圆》的故事内容,初识预测,对预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让学生清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课堂目标,为上好这节课作好铺垫。)
(二)走进课文,学习预测
1.借助课题预测
(1)介绍学习伙伴——蓝猫博士。他看了题目,猜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入施了魔法吗?
(2)认识“旁批”。蓝猫把猜想的内容写在题目旁边,这叫“旁批”。假如是你,看到题目,会猜什么呢?请用“我猜……因为……”
(3)小结:蓝猫博士告诉我们一个阅读预测的法宝——根据题目进行预测。(板书:题目)
2.根据文章内容预测
(1)再看老屋图,这是一间怎样的老屋?学生读第1.2自然段。出示:老屋已经活了……没人入住了。
(2)此时,老屋自言自语地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你猜,老屋接下来会不会倒呢?为什么?
(3)小结:我们边读边根据文章内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多有意思呀!(板书:文章内容)
3.借助课文插图预测
(1)出示插图,读小猫的话。你猜,老屋会答应吗?为什么?
(2)蓝猫博士是怎样猜呢?读旁批。根据插图进行预测,也是一种好办法。(板书:插图)
(3)老屋答应吗?出示:哦……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这里,你看到怎样的老屋?
(4)师生合作读1至5自然段。
(5)结合板书,进行学法小结。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一边走进课文,感悟老屋的形象,一边掌握阅读的预测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学以致用,分享预测
1.合作研学
(1)自由读第6至10自然段,边读边猜,用“——”画出产生预测的地方,写“旁批”。
(2)小组交流:当我读到 ,我猜 ,因为 。
(3)准备一处汇报。
2.分享预测
预设1:第10段小鸡的话。出示: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引出根据生活经验展开预测。(板书:生活经验)
预设2:第10段老屋的话。出示: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引出根据阅读经验展开预测。(板书:阅读经验)
3.对比发现
(1)说说自己的哪些预测跟课文中的批注是相同的?
(2)说说自己的哪些预测跟课文中的批注不同?自己的哪些预测是课文批注中没有的?
(3)小结: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有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阅读的预测方法合作研学,这是学法的迁移。通过和课文隐身读者的预测对比,既体验阅读的快乐,又找到与原文的差距,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根据题目、文章内容、插图、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进行预测。
2.课后作业
必做: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让他们猜猜老屋会不会倒下?
选做:尝试运用预测方法,阅读绘本《团圆》,一边读一边猜。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阅读预测的方法。鼓励孩子课后通过对比感受预测的趣味,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