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建立,面对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冲击,学生的心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基于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正确构建良好的心理体系。本文针对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参考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推动教育工作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整合教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相关概述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培育。这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健康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也可以给教学工作明确方向,德育教育中具体可以包含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在学生的成长中,需要立足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面对自身成长障碍时能够利用科学的方式解决,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主要包含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分析和维护,或是从心理层次上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纠正。同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两种教育依据的基础理论不同,在学术体系中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基于心理学作为指导,而德育教育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除此之外,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侧重点来说,这两种教育之间也存在异同,德育教育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通过宣泄和疏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的变化,以化解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德育教育的开展,更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需要在教学指导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不管是哪种素质教育方式,都是旨在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境界进行重新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促进融合意识,坚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导向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改革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首先,要在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自己,通过心理测评、自评、他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情绪、行为和性格变化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在德育工作中渗透“情感干预”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加以引导,使其了解到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并促进自我控制力的有效提升。这可以通过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尊重和分析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进彼此的交流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立足于全面发展的角度,推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融合
这两种教育方式的本质目标都是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在两者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必须要针对各自的直接目标进行有效渗透。首先,在德育教育中需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价值发挥,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实现育人的目的。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明确德育教育的导向性,并积极引入社会伦理框架规范,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与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利用两种教育共有的“团体辅导”方式,开展集体心理教育活动,可以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利用德育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价值取向,从而获得自由、全面的综合发展。
(三)建立共享平台,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在不停地进行创新和进步,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学平台的积极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在平台系统中可以集中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此外,还要打造新的信息资源库,基于两种素质教育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并创设“学生发展成长中心”,给学生提供各种成长问题、心理问题的咨询服务,促进与班主任教育的合力,重视学生会与团委工作的平台发挥,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另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两种素质教育的交叉点与重合点为切入点,健全和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不断推动两种素质教育的双向整合。
(四)教师教育方式和校园文化的融合
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方式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建设。德育素质直接关系着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存在必然的联系。对于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大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共同组建教学研究小组,优化和调整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改善目前两种教育互不干涉的尴尬局面,促进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出道德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两者之间也具有紧密性,两种教育针对的是共同的群体,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需要把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存在教学内容的交叉性和包容性,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类似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因此,只有提高教育融合意识,渗透教学目标和导向,共建实用性的教学平台才是教育融合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叶青雷.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德育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21(12):115-116.
[2]杨柳青.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3):1551.
[3]刘玉娜.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