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根据《史记》相关内容改写的。孙膑为什么能帮助田忌取得胜利呢?
客观方面,双方的马脚力相差不多,比赛时都是先出上等马,再出中等马,最后出下等马的规律。经过观察与分析,他调整马的出场顺序,以输1赢2的结果赢得比赛。
主观方面,孙膑能够洞悉人物的心理,他知田忌,赛马的安排“全听他”;他知齐威王,齐威王是一贯的胜利者,发现田忌的下等马对自己的上等马,被落下很远,他只会更加得意,而不会产生怀疑;也知齐威王不会因为输了一场比赛就耿耿于怀,他需要有谋略有胆识的人才,最后孙膑也是因为这场比赛脱颖而出,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本课“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擦、策、荐”5个生字。掌握“胸有成竹、摩拳擦掌”等8个词语。
2.理解课文,能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感受孙膑的过人智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能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感受孙膑的过人智慧。
【教学过程】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在改写时,更大程度尊重了《史记》原文。但是给学生理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课文内容的特点,我安排了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1.以人物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关。
3.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简单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1.复习字词及文章主要内容。
2.深读课文,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制定输1赢2的策略前,他有什么发现?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取得赛马胜利的关键是什么?(这一环节是以小组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这个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取胜的主观方面,要老师进行多次引导。)
第三课时:
1.复习回顾,梳理孙膑的思维过程。
2.现场直播,创造性复述课文。
3. 朗读原文,提高古诗文的鉴赏力。
4.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以下详细描述的是第三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结合课后选做题的要求,搜集历史上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2.画思维导图,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
3.练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穿越时空,直播赛马现场。
一、复习: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现场直播,创造性复述课文。
1.现场直播: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到激烈的赛马现场,请你对本次赛马的盛况进行直播,期待您精彩的现场直播。
2.同桌互相练说。
3.全班交流,师生互相点评。
预设:观众朋友们、听众朋友们:欢迎大家收看收听齐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时隔一个星期,齐威王和田将军再次赛马啦!这次赛马......
【设计意图: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在互动中,在笑声中,孩子们爱说,敢说,会演,乐演,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讲述故事的任务了。】
三、朗读原文,传承经典,积累语言,提高古诗文的鉴赏力
1.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老师介绍《史记》。
2.师生合作读《田忌赛马》原文与译文。
3.选其中一部分进行配乐吟诵: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4小结:孙膑用过人的智慧帮助田忌赢得比赛,也赢得了齐威王的重用,任命为军师,与田忌两次击败庞涓,一雪前耻,同时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设计意图:妙用原文,师生之间有板有眼地进行吟诵,激活了语言表达,古诗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了,课堂散发出更浓的书卷味。】
四、拓展:(课后选做题)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之前我们也已经布置过这项任务,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设计意图:拓展是结合课后选做题的要求进行的。我首先推荐交流的故事是《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孙膑的智谋。】
五、作业:继续阅读中外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故事,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教材精心挑选的课文仅仅是语文阅读的“沧海一粟”。此安排的目的是以教材为本,通过与课外阅读资源整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