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2.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的
1.为什么要复习?
2.怎么复习?
3.小结: 看书回顾,是最重要的复习方式。
(二)旧知回顾
1.自主回顾
(1)借助谈话回顾第二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所学知识。
(2)小结:口算、估算、笔算都是计算的方式。
2.阅读回顾
(1)看一看:看书第9-20页,看看这个单元我们是怎么学习口算、笔算、估算的。
(2)找一找:找出这个单元的每一个例题,看看口算、估算、笔算各是哪些例题。
(3)圈一圈、比一比:这些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对比回顾
(1)口算例题:第10页例1分别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第11页例2分别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2)笔算例题:第14页例3分别是三位数(整十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加法。
(3)估算例题:第15页例4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4.提问:你们觉得哪个知识点最难?
预设: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新知的学习各知识点之间是割裂的,因此,把阅读课本引进复习课,一则明确看书回顾是最重要的复习方式;二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容易发现知识之间存在联系。】
(三)知识串联
1. 题组练习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说说计算方法。
(1)口算:23+25 23+28 56-42 56-49
(2)笔算:230+250 230+280 560-420 560-490
(3)估算:231+249 229+282 559-421 563-494
2.汇报交流
(1)说说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
(2)说说计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要注意什么?
3.发现联系
(1)不进位加:转化成两位数+整十数+一位数(23+25=
23+20+5)
(2)进位加:转化成整十数+两位数(23+28=20+30+3+8
=50+11,满十进一)
(3)不退位减:转化成两位数-整十数-一位数(56-42=
56-40-2)
(4)退位减:转化成两位数-整十数-一位数(56-49=
56-40-9,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
(5)估算:看成整十整百数再口算
5.感受转化
(1)三个题组对比,说说计算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
不相同:题组一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题组二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题组一添上0变成几百几十。
(2)发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转化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估算可以转化成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转化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学习中学习如何善于把知识串起来。】
(四)练习巩固
1.选择合适的方式计算。
2.判断对错
(五)解决问题
1.一二年级一起去看电影,选择哪几号馆比较合适?为什么?
2.小明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六)全课总结
1.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练习,新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知识。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口算、笔算。
3. 用估算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