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借助生活内容开展德育,创新德育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发展特点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创新德育模式,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生活内容,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借助生活素材开展德育、借助生活问题,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创新德育模式,在实践中渗透德育等开展德育的策略,旨在为教师优化德育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化;德育
由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教师小学阶段的德育要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使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教育状况,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容易在这些思想中迷失自我,教师开展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十分必要。在德育过程中引进生活内容,拉近德育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反思自身行为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
一、借助生活素材开展德育
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特点也就不同,教师开展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计划,保证德育的开展对学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环境具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德育活动。教师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活故事,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体验,通过生活体验使学生明白生活道理,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例如,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喜欢在来学校的路上打闹,这一行为十分危险,针对该状况,教师可以开展有关交通安全的德育活动。教师可以搜集有关交通安全的故事,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一边播放图片,一边讲故事。故事搭配图片的方式可以还原生活场景,在讲故事的同时弥补学生想象空白,加深学生对故事的印象,同时,更有利于激起学生危机感,让学生意识到在路上打闹十分危险。教师借助生活素材开展德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将素材归类,运用生活素材更容易营造生活氛围,在情境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二、借助生活问题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由于生活知识储备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在面对生活时,常常会产生疑惑,并且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往往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给学生解答问题的责任,为学生解答疑惑,有利于学生弄明白生活和成长的道理。但是,直接解答疑惑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当出现问题时,学生下意识向教师提问,自己缺乏思考过程,容易增长学生的惰性,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对生活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思想进步,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进一些生活问题,向学生发出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以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例如,部分学生对自身在家庭中的作用感到疑惑。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我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我能够为家庭做些什么?我与家庭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关系?将一些生活中被学生忽视的问题提出来引起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找到自身在家庭中的价值,促进学生家庭观念的养成。
三、创新德育模式,在实践中渗透德育
传统的德育模式下,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开展德育,当前环境下,学生的个性越来越明显,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教师依旧采用说教的方式,很有可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以,教师应该创新德育模式。除了引进生活素材和生活内容进行德育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加入实践内容,借助实践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德育效果。例如,在开展以“爱护身边的‘特殊’朋友”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流浪小动物的生存状况,利用身边的资源为流浪动物制作小窝。让学生参与调查,能够引起学生对流浪动物的关注,而为流浪动物制作小窝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心。
时代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观念也会产生影响,学生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长期采用单一的德育模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德育开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当学生的思想特点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改变。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开展德育,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思考,带领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促进学生对生活本质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改正一些不良行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具有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魏魏.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求知导刊,2022(1):101-103.
[2]颜鲁红.德育教学的重构:走向“生活化”——回归儿童生活的小学生道德教育[J].新课程,2021(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