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对大自然十分好奇,所以开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时幼师可将自然资源利用起来,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独特的感悟及体验,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自然资源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需要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需要采用一定方法,所以,如何使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幼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原则、内容选择、环境创设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利用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目前,开展特色化课程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趋势。因为特色化课程具有多元化、生态化特点,可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新的可能。而自然资源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可达到这一目的,可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增加主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为幼儿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所以下列就其结合进行探究,旨在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推动幼儿成长与发展。
一、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原则
(一)整合性
自然资源与其他资源有着密切联系,而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整体性特征。所以,为使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用,为推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师须遵循整合性原则。比如,幼师需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综合运用起来,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主题教育活动的规律,采用适合手段将自然资源融入主题教育活动。
(二)持续性
幼儿的学习及发展是有联系的。如果某一阶段的任务无法顺利开展,或开展效果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便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须遵循持续性原则。因为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培育幼儿也是如此。所以,在实现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时,幼师须遵循持续性原则。
(三)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是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原则之一,因为人、植物、动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所以,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师及幼儿需发挥自身作用。
(四)多元性原则
自然资源较多,且可发挥不同作用,为使其在幼儿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幼师需采用适合手段进行结合,并使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特征。如此,才可使幼儿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二、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内容选择
上述提到了,自然资源较多,且其在教学活动中可发挥出不同效用。所以,在实现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时,幼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选择,确保其课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通常而言,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幼师须考虑多元性及延伸性。就多元性而言,幼师需大胆深入地对自然环境进行观察、研究,从而从中挖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幼师须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确保自然资源、主题教育活动、幼儿之间可以互相作用。就延伸性而言,幼师需适当的拓展延伸,使幼儿明确自然资源与教育的关系,为其在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观察相关现象提供保障。例如,在我与自然的主题活动中,幼师与家长可围绕这一课题创设探究氛围,使幼儿在相关氛围下对自然的价值及作用进行分析,并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能力。幼师还可在教学完理论知识后进行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对污水处理厂等地方进行参观。
三、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环境创设
环境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环境是否良好,可对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直接影响。虽然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存在一定差异,且融入了自然资源的主题教育活动略有不同,所以,幼师仍需将环境创设重视起来。
首先,幼师需对幼儿园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借助其创设自然教学环境,幼儿进行深入探究、获得独特体验提供保障。比如,幼师可布置蜿蜒小道、种植花草树木,为幼儿进行观察、体验提供保障。其次,幼师需将自然资源利用起来进行玩具制作,因为幼儿对玩具没有抵抗力,写玩具的引入,有利于营造趣味生动的环境,为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提供保障。最后,幼师需将自然资料的收集重视起来,借助其创设教育环境。比如,幼师可设计主题,并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自然材料,利用寻找到的自然材料进行探索,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并对其产生较大兴趣。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来新的可能,可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与空间,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内定良好基础。所以幼师需树立相应意识,灵活运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自然资源的应用对策[J].读写算,2021(34):71-72.
[2]杨亚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融入策略[J].新课程,2021(4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