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美术科目的教育,各大中小学对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要丰厚,教学能力要在中等以上水平,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都要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进入校园后还要持续不断学习,和学生一起进步。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美术教师的教育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美术知识,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但美术知识没有顶峰,审美教育贯穿始终,中学美术教师应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美术;审美教育;美术教学

引言

提到美术,我们总会把它和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欣赏美术作品是最直接的审美能力培养方式,一幅画、一件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它有美丽之处,才被展示在大众面前,供大众欣赏,愉悦大众的身心。美术为人提供精神能量,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正是如此,教育部将它纳入中小学必学科目。如果说小学生只懂得美术知识皮毛,那么中学生的美术知识积累一定不止于皮毛,中学教师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欣赏一幅作品会从各种角度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重要性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审美伴随于学生的一生,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在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拥有欣赏生活中事物表面“美丑”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类中存在的具有“美丑”特质事物的辨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才是美术这门科目意义所在。实现这一意义,审美教育必不可少,观看美术作品时,学生用教师教的审美方法欣赏这幅作品,首先是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美的价值在哪里,以及美的深层次内涵是什么。一幅作品,从表面到各个角度再到深层次挖掘内涵,一套完整的审美流程,基本上就能完全掌握一幅作品。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

所有的美术课堂上,欣赏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一幅作品的赏析,得知它的创作主题、思路,以及画作的深层次内涵,紧接着思考画作创作的方法、运用了哪些工具,再准备好工具,想好创作思路,运用其方法投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这或许是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作品的原因所在,但这并非真正原因,带领学生欣赏作品,乃至让他们仿照其创作方法自我创作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经典的画作,比如,在《生肖的联想》中,教师可以在PPT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生肖的泥塑作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反映,在中国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教师以此作为素材,能让学生基于中国文化底蕴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个人对作品的感受

在审美教育中,除了以上直观的审美能力培养之外,还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中学生还未进入社会,他们接触的事物大都与校园相关,对很多社会现象无法完全正确分析,常常把坏事当做好事,把好事看成坏事,如果教师不在中学时期就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总是凭着自己主观臆断判断事物好坏,学生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包含在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一幅作品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将全班所有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结出来,进行投票,决定作品的真实的一面。例如,在《色彩风景画》中,教师可以拿出莫奈或梵高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说出自己对画作的看法,比如《星空》这幅作品,有些学生觉得色彩太浓郁,有些学生认为意境深入人心,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理解了作品的内涵,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欣赏这幅作品,这也是通过审美教育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过程。

(三)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给出评价

美术课堂上,欣赏完名家画作,就要进行自我创作了,辛苦创作一番,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很优秀,挑不出毛病,有些学生则看不出哪里有问题,这也是审美能力欠缺的表现。审美能力强的学生不仅会分析别人的作品,还能分析自己的作品,从正确角度欣赏自己的作品,能够是自己一直保持进步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完之后,学生之间交换作品,给出合理评价,既然自己看不出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就看别人作品的优缺点,有点可借鉴,缺点标注出来,这也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例如,《如何欣赏建筑艺术》中,学生完成了建筑物的绘画,前后桌之间交换作品,进行点评,把自己对对方画作的感想写在上面,最后拿到自己的画再从同学评论的角度去欣赏,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结语

人们观念中认为所有人对美的事物都会有感知力量,而这种感知力量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这一论断似乎就决定了人类的审美能力不能通过后天培养提高,事实上,这一论断不完全正确,因为,人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受教育和经历中,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变好和变坏的可能性都有,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于是采取各种措施,教育部也对此做出努力,学生在中学时代,美术教学中,尤其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月华.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文艺家,2020(09):129-130.

[2]崔芳.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2020(23):227.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