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作为高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在能力。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具有明显差异性,自主性学习也要具有针对性,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主要灌输学生历史事件、人物及概念线索等,结合历史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查阅、思考及客观主观对比能力。我国高中学校众多,对于其中一些农村学校的历史教学也要加强相关学科活动的筹备和组织,确保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趣味化和多样化。本文以自主性学习在农村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农村高中;历史课堂
高中在整个教育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高中教师一方面要整合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清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科素养在高中阶段也需要深入和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自从素质教育深入普及后,教学改革进程加速,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形式上也呈现多元化,经过实践,自主性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维习惯,是素质教育下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些历史教师忽略了学科设立和教学的初衷,而是将历史学科的教学归结为记忆和背诵,历史学科本身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因为课本中的事例都是古代和近代的,与学生现如今生活的社会有巨大差别,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历史知识,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科教学,学生往往会感觉到无聊,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科爱好的培养。同时还存在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问题,部分教师几乎从没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设,也就是说没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内在能力学科素养,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二、自主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具体应用途径
(一)布置课前预习,优化课堂结构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习惯,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作业的布置,便于学生对课程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既节省了学生课堂接收知识的时间,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上节课知识点的总结,是梳理已学知识的时间,第二部分是新课程的讲授部分,是学生接收新知识的时间,第三部分则是学生自主巩固课堂所学的时间,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教学部分,在这个教学部分,教师要通过一切趣味典故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结合已学知识的客观性来增强主观的准确性,养成质疑和探究的好习惯。
(二)实施项目式学习,提升自主意识
所谓项目式学习就是由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设定知识点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流程,包括课题方向的确定、内容和结构以及自我评价等,例如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了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最新型战机到辽宁号航母、远程导弹、激光制导武器等等,让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有效拓宽,丰富了他们对我国军队建设的认知。让学生以此为课题进行项目式研究和学习,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三)迎合以生为本理念,实施个性化教学
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下最为显著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方向,是近年来教育部门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以生为本既在教学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在课堂角色上以学生为主体,这种理念既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学实用性的最佳途径和体现方式,在高中各个学科教学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这就需要老师清晰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和关系,提倡角色互换是为了消除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利于学生和老师的亲近,没有在一种放松的心情中学习,影响学习效率,而相互之间的关系指的是教学关系,是教师在课堂模式上进行的改善,与学生之间达成共识的创新思维下的关系,实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则是以生为本的深化改善措施,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在自主性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确保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差异化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提升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并有良好展示的平台。
(四)整合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储备量,但由于学习压力或者没有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对于知识内容没有科学梳理,容易造成固有知识点混淆的现象,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按照时间线、人物特征、地域属性等方式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确保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作为高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科特征创设有效课堂模式针对问题加以改善,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作为一门社会性学科,在高中阶段已经较为深入的学习,涉及到学科素养和教师教学方法及专业水平,同时历史学科还是一门能够较好融入德育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及习惯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2]杨荣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成功(教育),2011,(16).
[3]葛家梅.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感情的培养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1:90+94.
[4]宋允伟.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