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具有简短精悍的特点,让音乐课堂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辅助工具,备受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微课通过音像结合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微课;初中音乐教学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以信息技术为背景支撑,通过视频或影像资料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大量实践表明,微课的运用让课堂更加生动化、智能化及现代化,对实现新形势下的课改具有推动意义。从笔者目前任教的初中音乐学科来看,微课的运用让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受益者。但这并不能说明微课就是一把“金钥匙”,教师在微课运用中还要讲策略、懂方法,才能发挥微课教学的最大优势。
一、微课应用中需要坚持的几点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教师才会选用微课辅助教学。因此,首先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突出微课辅助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更快更好地学习乐理知识,学会品鉴音乐之美,提高音乐素养,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永远都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对音乐知识充满求知欲,学生才能自发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和形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入学生感兴趣的趣味元素,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动力,获得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自身艺术素养。例如,在学习《音阶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加入夸张的肢体动作,在演示时配合教师表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增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三)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
一节优秀的微课,要从受众者的角度去设计,用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思路引导教学内容的开展。例如,情境导入法适合一些具有历史背景或者画面感的音乐鉴赏活动,能够从情境中激发、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对比欣赏法适合将有关联性的音乐进行对比,如将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微课,更要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微课启迪思维,增长见识。
二、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微课优势,锻炼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讲授音乐基础知识,同时要带领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探究音乐、发现音乐、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视频,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探究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在识谱演唱过程中清晰感受旋律的特点,教师可以制作旋律动态图,通过音高线的起伏状态,分析旋律变化特征,从而更精准地把握音准,提高识谱演唱的效率。
(二)运用预习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但在过去音乐教学中,预习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往往并没有预习活动,或者预习过程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预习的真正价值。实践证明,在预习环节,使用微课学习具有很高的操作性,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预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能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是哪些。此外,微课最后可以设计一个预习反馈环节,学生将预习的情况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前告知教师,从而方便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接下来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运用微课激发情感,培养音乐鉴赏力
课程目标强调,音乐的学习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传统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忽略了音乐中情感元素的表达,单纯从音乐创作技巧、歌唱技巧等方面开展音乐鉴赏,使得音乐变成了一门工具性学科,未能体现其人文色彩。因此,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微课,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形成超越知识、理论和技能之外的情感领悟能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背景,将一些历史资料、图片影像资料添加到微课中,让学生通过微课掌握更多的作品信息,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东方之珠”的音乐鉴赏教学为例,笔者设计微课时,通过互联网搜索了歌曲创作的背景,融合中英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历史知识,并结合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对比了香港在回归前后的城市和人文风貌。在这些微课资源的渲染下,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香港历经100多年的坎坷,最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合理运用微课,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推动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
总之,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音乐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能丰富知识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要分清主次,不能盲目使用微课模式,而要积极探索微课与传统音乐教学高效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婷,何鹏.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原则及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