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且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以及对各种信息的输入,没有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必然给学生的全面成长造成阻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阅读教学外,还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的持续有效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将从科学选择阅读对象、改正学生错误做法和提升家校合作效果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改善习惯;引导阅读;正确的阅读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条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而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无法实现相应标准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有必要强化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而学生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提升他们的课外阅读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思维,为他们插上一双思想的翅膀。
一、科学选择阅读对象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选择阅读对象。学生对于阅读对象是否有兴趣,是否具备深入理解阅读对象的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状态及阅读习惯的养成。试想学生阅读一本比较深奥,涉及面较广的课外书,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需要频繁查阅其他资料,阅读过程经常中断,他们在这种情况之下既不会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总会被打断。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课堂阅读教学获得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并充分征求学生想法的情况下选择课外阅读对象。
例如,教师在每次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应该先带领学生对近期的课堂阅读内容进行大致的回顾,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他们比较喜欢哪些类型和方向的内容。然后教师再进行精心的准备,把适合学生能力、符合学生期待的课外读物推荐给他们。而且选择的空间要比较大,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了解其阅读状态,如果是因为阅读对象不合适而造成了种种问题,应尽快调整阅读对象,不要“硬着头皮”读下去。
二、改正学生错误做法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更不会十全十美。对于各方面能力素养都有很大提升潜力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的做法不可能全都正确,而且会与课堂阅读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没有教师的贴身指导与监督,阅读对象的篇幅又可能远远超过教材上的课文,很多学生会因此出现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对他们获得充实丰富的课外阅读体验及高效的阅读能力提升造成了阻碍。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和阅读分享会等途径,了解并改正学生的这些错误做法,用更好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自主形成。
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少时间观念,每次阅读时还会夹杂其他的一些小动作。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阅读,读一会儿就要吃一些零食或做一些其他事情,每次阅读只读一点,或者遇到自己不太感兴趣的段落就停止阅读或干脆跳过去,等等。这些做法也许会让幼儿感到更加“自由”和“舒服”,但伤害的是他们的课外阅读体验,会让他们觉得课外阅读只是一种并不十分有趣的“消遣”。教师了解到此类情况后,一定要认真地为学生分析这些做法的错误之处,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改正,引导学生感受改正之后的新颖阅读体验。
三、提升家校合作效果
上文提到,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没有办法进行贴身的指导与监督。此时,就要依靠家长的力量,请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适时对学生给予有效的激励和恰当的批评。为了提升这些做法的效果,同时避免给家长带去过大负担,让家长在做了很多工作后发现效果不好,教师一定要提升该领域的家校合作质量,要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随时得到充沛的协助与支持付出应有的努力。
例如,在学生选择好课外阅读对象之后,家长应该积极利用图书馆、图书市场、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为学生准备好相应书籍。学生阅读课外书时,家长应该保持家庭环境的安静,以不打扰到学生的阅读为标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亲子共同阅读一本书,或者家长也可以读一些其他的有益书籍,无形中成为学生的榜样,又能在陪伴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问题而家长无法帮助解决的时候,应该及时通报教师,大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总之,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长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则是其中的基本组成。大家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要重视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相应的教育培养,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课外阅读效果,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1.
[2]常玉芳.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大东方,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