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既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道德修养,这就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级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领导者,是学校与一线教师、学校与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德育不仅对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养成,还能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本文章从初中年级主任的视角出发,对初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论述年级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年级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工作
德育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有规律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对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家长和老师都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要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认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法制观念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起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一、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现状
近年来,为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学校开展了全面的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指的是对学生思想、心理、道德观念进行培育。
初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大部分中学的道德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这主要因为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低,以及缺乏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这就给我国中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德育管理工作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提升中学生道德意识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然而,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想认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更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分辨是非,形成成熟的道德观念。在这种背景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逐渐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高质量人才。
(二)提升我国中学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学校的教育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开展初中德育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关键。通过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实现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目的,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三、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论高低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学教师不能将应试教育的弊端带入到当今的德育工作中,只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每月选举道德模范标兵,对品行端正的学生进行表彰,对那些有轻微过错的学生,及时地进行引导和纠正,并注意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
(二)调动教师的德育积极性
从我国当今大部分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仅有一部分中学的德育管理制度有效地开展,大部分中学的德育工作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能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度
如何有效地运用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班级管理,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然而一些初中生的父母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定期挑选班长、周班长、纪律委员等,让他们在担任这些职务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地管理班级纪律。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要重视每个同学的参与程度,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的重要阶段,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中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黄金时期。因此,初中年级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德育工作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丁磊.浅谈初中年级组长如何开展年级德育管理工作[J].学苑教育,2018(11):87.
[2]桑木旦.浅谈初中年级组长如何开展年级德育管理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6(9):237.
[3]秦超.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学校年级部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创新[J].中小学班主任,2021(19):47-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