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推行,对学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高三艺术班学生备考时间短、地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等情况,对艺术班学生的要求更是富有挑战的。我校作为艺术见长学校,有着丰富的艺术类学生教学经验,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新方案下更应把握好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更应在跟踪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不仅为同类学校教学提供参考,更要为同学形成人地观、真正在素质教育和有用的地理而努力。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地理教学;艺术班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之际,以地理学科为载体系统研究跟踪艺术班高三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处理、高频考点的训练、考点知识的取舍等方面对艺术生地理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指导;也是一种记录,一种对于新时代、新高考学科实践的总结。
对于特长生后半段文化备考,我们需先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再确定整体及学生个人提分计划和提分题型。首先,根据专业统考分数、校考排名、艺体院校录取规则进行文化分数预估,确定高考地理所需分数和需要强化地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再根据现有成绩与预估分差距,确定每个学生需提高的地理分数,再根据学生提分能力,将需要提高的分数细化到每个知识点。让学生及老师有实实在在的抓手,便于具体化提分措施的提出。
根据上述数据和极其有限的备考时间,需要我们老师大胆取舍,舍弃我们讲解、训练后,学生仍不能掌握的,高考出现概率低的、分值比重小的,不能固守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完整度。类似吃菜,这时我们的学生不适合吃耗时较长的精细菜,而是熟透最容易吸收的炖菜,尽可能快速“吃饱”是关键。反复强化能得分、容易得分、分值比重大的反复。
另外,一定要重基础,所有基础题的正确率尤为重要;同时也需要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高分对于基础较弱的特长生难度太大这一现实。
再有地理教学安排需要进一步细化,早读进行地理记忆类知识点,课堂注意讲练结合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重基础,以题带知识点,周末进行培优补弱,达到学生的能力的拔高和再巩固。
晚自习精练精讲,并注意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矫正。重点、考点、热点应多反复,学生理解慢、记得慢但忘得快,看似听懂了,但下次很有可能还不会,所以要多反复,争取让我们的复习备考做到快速提高地理能力。
及时召开一次由家长、学生、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争取做到三力合一,家长需要知晓学校、老师、孩子备考压力有多大,将要面临的是怎样的挑战,学校的决心和将采取的办法,家长需要做的是全力支持学生、老师、学校全力备考。
面对学生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坚定目标,并且一定能完成为我们学生高考助力,改变学生人生轨迹的神圣任务。
为更好增加学生专注力,学生 5分提升行动:向专注的课堂落实要1分;向认真审题要1分;向限时考练要1分;向规范要1分;向细致深入的纠错要1分。
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生命共鸣过程。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带着问题,更需要带着情感、态度、需求等,课堂应是师生精神成长乐园。探究、发现、创新是有层次的。相对于学生个人而言的新成果,是我们追求的重点。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新性。需要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
地理教学尤其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教学内容难易度把握、思维的训练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我们的施教对象是具有多元智慧的人,教师务必树立和落实以发展为本的教学效率观。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地理教师在备考中不因以时间紧教学进度为由,让我们的高三艺考生在紧张机械中度过高三备考学习生活,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尤其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以地理视角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地观,注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林春华.农村高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59).
[3]金峰石.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5).
[4]彭碧.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的良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4(7)..
[5]刘日平.高中地理教育中如何落实素质育[J].《大江周刊(论坛)》,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