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如戏,百味杂陈。教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意犹未尽,感慨良多。在与学生讨论交流对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时,既为林冲想保住大宋体制内的铁饭碗、处处委曲求全的隐忍懦弱而愤慨,也为他终于在山神庙觉醒、怒杀陆虞侯的清醒果决而热血沸腾,更为那个腐败自上而下、社会道德沦丧到毫无底线的时代而悲哀。于是午夜再次翻看《水浒传》,简直让人越品越有味、欲罢不能,匆匆记下几点感触。
我欣赏梁山好汉赤胆忠心、风风火火、毫不拖泥带水的处世风格,也为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为了那个没有歧视、没有压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不靠谱的梦想而九死不悔的人生唏嘘。他们对兄弟个个不藏私心杂念,为朋友人人能掏心掏肺。为了共谋一计的快活自由,为了没有欺压良善的平等尊严,哪怕刀山火海也从不畏惧,哪怕折损性命也在所不辞。对于“诏安”这步棋,梁山好汉多半持反对意见,明知诏安不过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梁山兄弟们却誓死追随宋江,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忠心无二,痴心不改。虽然最终落得个兄弟离散、惨死多半的下场,可试问当今之世,谁能为了兄弟间的情义,为了一个虚幻到可笑的朝廷承诺,为了一个所谓洗刷罪名、名垂青史的虚名,明知是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还义无反顾地追随偶像一条道走下去呢?
我敬佩他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率性洒脱的为人,那种不计得失、不论成败的见义勇为,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多情重义,那种不论贵贱、相约赴死的热血热肠,每每让那些蝇营狗苟、贪生怕死、卖友求荣者无地自容。读《水浒传》最令我感动的一处是,鲁智深一路护送林冲刺配沧州,千里迢迢不以为苦,拔刀相助不以为难。尤其当林冲在野猪林被董超、薛霸绑在树上准备谋害时,只听得松树背后雷鸣般一声,飞出一条禅杖,跳出个鲁智深来,一把割断林冲身上的绳子,开口便一句“兄弟!”。真是患难见真情,那种绝境中的扶危济困,那颗生死追随的真心,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啊!原来为了这份“一拜生死交,肝胆永相照”的兄弟情,为了心中敬重的那个人,人可以没有犹豫不决,没有瞻前顾后,更没有三思而后行,即使生生毁掉自己本该安逸自在的人生也从不后悔、毫不留恋。同生共死、患难与共,一诺千金、一片赤诚,对的就去做,错的就不做;善的就去扶,恶的就去打,干净彻底,痛快淋漓。从没有弯弯绕绕,更容不得反复算计。用司马迁的话来说,真是:“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我甚至幻想可以像水浒英雄一样,拥有曲折多变、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原来英雄不问出处,原来命运瞬息万变。一个足智多谋、仗义疏财的小小押司,可以在风云突变的时代成长为呼风唤雨的起义领袖;原来威风凛凛、赫赫有名的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会有遭人陷害、乃至被逼到家破人亡的无奈苦境;原来一个鸡鸣狗盗之辈,受人鄙弃的鼓上蚤时迁,却能在关键时刻大展神技屡立奇功;原来一个富甲四方武艺不凡且受人尊敬的土豪员外卢俊义却有被人捉弄家破财尽、走投无路的狼狈不堪。人生百样,造化弄人,他们起伏跌宕的命运遭遇让人能看透几分人情世故,四面楚歌的绝境能让人擦亮眼睛看清迷茫的前路。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梁山好汉并非完人,他们也有着人性中鲜明的“丑”与“恶”,也有着封建社会御用文化和奴隶文化的深深烙印,也懂得所谓的厚黑计谋。比如武松虽然是威震四方景阳冈打虎英雄,但他更看重一个体制内小小“都头”的名号,对上司处处奴颜婢膝、讨好巴结;黑旋风李逵更是个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的狂徒,杀了谁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不知道,杀人杀到昏天黑地,不仅没有丝毫愧疚之感、恻隐之心,反而眉开眼笑、一身轻松,完全沦丧了人性起码的善;顶着“及时雨”名号的梁山领导者宋江竟然为欺骗卢俊义上梁山,与吴用连连设下陷阱,根本不考虑他的家庭和命运,逼得他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根本没有孟子所谓的是非之心……
品读经典,会让人开阔无限心胸,增长无限见识。看《水浒传》会让人思考很多之前不懂的人生,品味别样多彩的世界。原来人可以没有儿女情长,可以不管功名利禄,可以活得清爽通透,活得果决无悔,活得酣畅淋漓,飘然潇洒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