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一直探索能够体现学科素养的方式和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语文对高中生的要求提高,阅读比重加大,考试难度增加。新高考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具体情境,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情境;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高考更加注重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语文对高中生的要求提高,阅读比重加大,考试难度增加。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难点。
一、文学类文本情境化阅读研究依据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情境式的试题设计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性质相呼应,该标准从理论上明确了“情境”是试题的载体,这种情境是结合学生个人体验、学科认知及社会生活的情境,是依据真实问题衍生的情境。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理论基础,它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后的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一理论在对学习的研究中指出,知识的学习不是独立的、僵化的、单一的内容,它改变了固有的知识学习体系,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
二、文学类文本情境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关概念的理解不够明确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从近几年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来看,大多是小说和散文,但二者知识体系不尽相同。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文学类文本的概念以及考纲要求比较模糊,因此在答题时会出现因对术语概念不清而误答的情况。
(二)对文学类文本的分析鉴赏能力较为薄弱
2014-2021年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所选文本回归经典,以小说为主,文章主题较为鲜明,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考题设置整体较为稳定。文学类文本阅读对于考生能力的考查是通过考生对所选文本的解读来实现的。命题人根据考纲要求,深入研读文本,设置考题,拟定参考答案;反观无论是对文本的把握、还是对题目的理解,大部分考生在考场上往往是浅尝辄止。再加上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难免失分。
(三)对“情境化”的教与学不够重视
《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界定高考评价体系所谓的“情境”是“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经调查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对“情境教学”、“情境试题”、“情境阅读”等概念、知识存在缺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只追求形式热闹的现象,忽略基础,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有所减弱,甚至出现情境设计脱离学生认知实际,从而导致学生融入情境被动,对情境化学习的参与度降低。
三、文学类文本情境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作品,把握思想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反映现实和人生的,高考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变化正表明了这点。选文回归经典,要求教师在抓好文学类文本,尤其是小说、散文等作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关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新知识,使学生了解一些知名作家、背景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文学类文本的选文特征、叙事手法及表达效果等。对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者,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增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本内容。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对于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的要求。
(二)激发兴趣,回归生活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情理,走生活化之路,学生才有可能更高质量地解题。
(三)保质保量,有的放矢
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面对薄弱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不仅要保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量”,更要保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质”。教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高考题为蓝本,从文本出发,对文本的分析一定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合情合理,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学生思维得到优化,查漏补缺,找到各个题型中解题思维与答题技巧的共同之处,并对此进行整合,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高中生在文学类文本情境化阅读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加强情境应用,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广州市从化区教育科学规划新高考小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新高考的文学类文本情境化阅读研究”(课题编号:21CG08)成果】
参考文献:
[1]蒋文华.上下联结,综合运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层级目标达成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34):65-67.
[2]叶海燕,陈琳.情境视阈下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以2020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