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课堂之中,能够以图文结合这一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清楚了解地理章节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思维导图,使得章节的条理更加清晰,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效率。高中地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人文现象、自然现象等,学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是值得教师去探索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现状;应用措施
在我国高中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思维导图也被应用于所有年级教学过程之中,很多教师也发现了思维导图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点。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高考命题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地理知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等进行全方面考察,以此来体现出命题的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基础性。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将章与章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地理教学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增强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十分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来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视化。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整合,最终使得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及提升,使得学生将学习注意点放置于知识点构建之上。
二、当前地理高考命题现状
(一)城乡空间的利用
城乡空间的利用问题近年来成为高中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高中地理新课程对于城乡空间部分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着具体的了解,可以结合实例来说出城乡空间利用的意义。对此,在实际教学以及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让学生了解从因村制宜到因地制宜的演变过程。
(二)人口增长与迁移
当前的人口问题已经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是当今世界需要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问题也需要重视起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资料对人口分布迁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做出描述。在实际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时空和地方,让学生对区域人口特征有着更为全面的认知。
(三)自然地理
近年来,在地理高考命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部分内容分值不断增加。在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水文特征、开发与治理等知识点的了解和运用。其中河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重点,针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为学生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当前,高中阶段的地理教材知识点较为零碎,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方式应用于预习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将书中的相似概念和不易区分概念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以此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便于理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大气运动”这一章节时,“热力环流”、“大气环流”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可以分别做出思维导图。热力环流主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形成;大气环流主要大气运动。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为其配备相应的图形、摘录习题册上的例题进行补充,以此来强化后续的复习过程。此外,在预习“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树状图的方式来呈现天气运动的影响因素,学生主要可以从气压、温度等方面进行考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查漏补缺。
(二)简化因果逻辑关系
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知识之间存在因果、逻辑关系。例如,在针对“流层大气”学习的过程,光凭借整理书上的文字来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概括章节知识点。对于流层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水汽、杂质、尘埃较多;垂直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且多变;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厚度随纬度、季节不同而变化。这几个特点中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列出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谁是谁的先决条件,某一结果是由哪些条件所影响的,也能够明白对流层特点核心是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这样一来,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就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能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三)强化课后复习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复习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地理属于文科领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事点遗忘问题。对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其中能够为学生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尤其注重为学生们灌输课后复习的重要性,改变传统背诵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针对水资源分布和水资源对人类的意义进行归纳整理,制成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关于地球上水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提高复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思维导图对于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意义。课前、课后都需要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复习,构建地理知识框架,真正意义上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钱荻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