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项目化教学原则的人民币价值实践探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非常注重的课题,项目化教学则是“核心素养”这一课题的具体操作,是以“项目”为中心,从“问题”出发,以合作交流学习解决一系列的驱动问题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参与和探索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知识,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笔者根据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知识框架,结合对“人民币”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100元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项目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项目化;实践课;人民币价值;核心素养

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下简称PBL)源自医学领域研究,如今也逐渐渗入课堂教学。它是一个系统教学模式,项目教案的设计师是教师,实行主角是学生。设计项目类似于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突出项目的拓展性以及对项目的结构化设计,支持和引导学生在教案的指导下创造出项目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堂项目化教学要符合五大原则:真实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下面基于项目学习的五大原则,根据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结合小学数学《人民币的应用》,拓展实践课题《100元的价值》为例,把《100元的价值》这个大项目,由合作小组分解成多个方向的小项目,用小项目驱动学生的探究学习,每一个小项目又能转化成一系列问题,通过小组内的思维整合,操作实践,最终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

一、真实性原则

PBL模式下的数学课堂,重在“真实”二字。它是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情景,提倡真实性原则。所谓的真实性,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设定的问题情境。在设计项目学习的课程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化”入手,利用与生活相关的情境,驱动问题的设计与构建,使学生通过情境习得知识的延伸,进而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可以将这一思维进行拓展,应用于现实的生活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在设计《100元的价值》一课中,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如今人民币面值最大是100元,提出“100元能买什么?”“100元能做些什么事情?”“如何把100元发挥最大的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围绕驱动性问题“100元的价值”,教师要了解学生解决上述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如:100的大小、数的估算、人民币的兑换等。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拿100元人民币去超市购物,将所购买的物品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体会购物的意义。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提炼有趣的驱动问题,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人民币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持续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并不局限于课堂环境中。项目的持续性原则,是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这些时间都可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一部分,不管项目的大小,这种探索并非只在课堂环境中进行,它可以贯穿整个学期,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人生的学习生活。

探索人民币的价值,是没有时间限定的,是根据知识的掌握深度、指定规定任务的完成情况、最终成果的展示来进行判定的,而且项目成果的展示也并非就是人民币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探索“100元的价值”,学生处于中低年级阶段时,他们会购买整数的商品,或者把价格用“进一法”估算成整数进行计算,把购买的商品实现简单的价值。学生处于高年级时,可能会计算准确数,考虑打折的问题等,考虑的商品也会更多元化,对商品的价值实现也会有更深入的体现。价值会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成果起到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作用,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探索能力。

三、挑战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是结合生活对学科的核心概念与知识的“话题”研究,要在学习中体现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项目化学习要源于学科,还要超越学科。因此,在设计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时,要注重项目的挑战性。若项目的设计过于简单,学生只需经过简单的操作与合作就能完成,没有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往更高的层次拓展。

笔者在设计《100元的价值》话题上,若只让学生使用100元购买商品,这个项目能力就非常低。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该走在实际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项目化的设计应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因此在该项目的设计上,指导学生可以用购买的商品进一步实现商品的价值,如:学生可以用100元购买肉和菜,做一顿饭或者一两个菜式;可以购买清洁用品,为公园打扫,到敬老院做义工;可以购买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可以批发一些文具、小饰品等进行小小的义卖活动。把项目化学习设计略高于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得学生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能力,构成新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挑战,让学生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以往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再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实现思维的迁移和思维的再建构。

四、合作性原则

项目化实践学习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分享学习过程和展示学习成果,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过程中查找资料,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外,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在设计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课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合作与分工情况。解决100元的价值问题中,小组需要明确每个组员负责的部分,如小组通过讨论后决定做一顿美味佳肴,首先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确定菜式,然后查阅菜式的烹饪过程,最后根据组员的特长优势确定负责项目的部分。在如今互利共赢的社会生存法则中,需要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以应对未来带来的挑战,这也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特征与目的所在。

五、指导性原则

基于问题的实践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体验和习得技能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但指导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教师将实践学习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是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外,还应控制实践的进度与方向。

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出现困难的小组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如:合作小组想要拿100元批发商品进行义卖,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方向的指导,提示学生要确定义卖的方案,考虑100元能批发什么商品,确定义卖的地点,设想在义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要如何解决等等,让学生在义卖活动中体会“小资本,大意义”的价值。教师的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需要把握一个“度”,要指引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使学生能把凌乱的思路梳理清晰,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整个实践学习中通过课堂成果展示围绕小组的小项目分享实践过程和收获,同时分享到学科以外的收获,如:购买商品时可以用现金支付、手机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分享成果可以学习其他小组的实践经验,不断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向,感受人民币的来之不易,学会合理规划使用零花钱,用零花钱多做有意义的事,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项目化实践学习不止步于一次活动,它是延续性的,随着学生读书的不同阶段,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会不同。本课设计《100元的价值》,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后,可以自主把课题延伸到“200元的价值”“300元的价值”等继续实践,从多次的实践操作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感悟“人民币的价值”魅力。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