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以“五趣运用”课堂教学行为 打造“品质”课堂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只要牢牢抓住吸引学生的“兴趣”来组织,就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品质”。文中论述的“趣”主要是通过观察不同课例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五趣运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打造“品质”课堂。

[关键词]品质课堂;兴趣;教学行为

东莞市委市政府在2021年就提出了打造“品质教育”的要求,同期东莞市教育局就提出了深入推进“品质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打造“品质课堂”根本任务、教育理念和育人功能。

对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学生能积极投入持久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课堂“品质”的保障。而要让学生做到上述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知成功的教育从来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笔者认为以“兴趣”培养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是打造“品质课堂”的总方向和总要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笔者通过观察研究一系列的课例,尤其关注学生的参与投入度,挖掘并归纳出“奠定兴趣、激发兴趣、保持兴趣、夯实兴趣、拓展兴趣”的“五趣运用”教学行为,以下我将以课例为载体谈谈个人见解。

一、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奠定兴趣

数学本是比较抽象而且逻辑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它虽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模型的抽象提炼,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繁琐复杂、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越往高年级越显得尤是。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很好地设置一些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就会被动地学习,长此以往不仅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还会对数学丧失了动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一开始就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题导入,且不说学生解题,就是理解古文含义都比较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化繁为简,从简单的问题和数据入手提炼归纳出方法再来解决古代算经问题。

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通过以下的预习提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可以为构建“品质课堂”进入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可见,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通过用生活中比较简单的数据和例子引导学生以此类推,或者通过课前预习单的设置,以任务分解问题引领让学生提前进入课堂,就是变难为易奠定了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感同身受,激发兴趣

正如杨振宁博士说:“哪里投有兴趣,哪里就投有记忆。”良好的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最直观、最活跃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一种“催化剂”。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感同身受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这个“好老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了,于是离品质课堂建设又更进一步了。

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年段数学教学。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们可以创设孩子们等量替换和购物的场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使用印刷版人民币进行购物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人民币中“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从而也初步建立了他们计算的意识和数感培养。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点间的距离》一课中,授课老师通过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地名、路线,实现情境的创建,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推测从小学到电影院哪一条线路最短,并用量一量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帮助学生掌握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最短的数学知识。

综上,通过创设情景、感同身受地激发学生兴趣,既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品质课堂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革。

三、任务驱动,实践操作,保持兴趣

通过设计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和具有动手操作体验的任务,既能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逻辑力。

例如,2019年的11月27-29日在河南省的焦作市太极体育馆,“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中,程华碧老师的《四边形的关系》的课例就有很好的体现。程老师打破传统,创新任务驱动,他大胆结合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从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知水平和原有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演绎推理。本节课的任务亮点在于突破传统思维限制——不是从传统教学分类中让学生构建四边形之间的包涵或并列关系;而是创新思维——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一般四边形等的特征出发从而构建它们之间的包涵或并列关系。充分让学生在“做任务”的实践操作与辩论研讨中梳理出韦恩图最终呈现“四边形的关系”。这节课的设计在整个四边形的模块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一般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的结构特征,又为后续图形的空间思维(度量和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融合创新,技术辅助,夯实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相关的软件(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软件、AUTHORWARE和FLASH动画软件等)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和发布微课,给学生提供课前预习资源、课后复习资源,将可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通过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大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技术辅助变抽象为形象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所用到的术语概念例如“对称、对称轴”等对小学生来说更是抽象难懂的。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时,首次出现“对称、对称轴”这类术语。于是我通过利用动画课件为学生模拟书中的蝴蝶和蜻蜓在花园飞舞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观察蝴蝶和蜻蜓的两只翅膀在飞舞中由张开到完全合拢的不断重复现象,很快就理解了“对称”的定义。同时通过将蝴蝶和蜻蜓的中线设置为闪动线,使得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图形的“对称轴”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融合创新变线下为线上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在2020年我国就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时代。为此我们一线教师要充分用好这一资源,借校内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优势推送资源,省时、高效地向“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突出提升教师素养、突出多元评价”的品质课堂改革迈进。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我们按下了“线下教学的暂停键”,开启了“线上教学的启动键”,为达成“一个也不能少”的课堂教学参与率和夯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启动钉钉网络直播课,在云端开创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在钉钉群发放学习资料包(包括学案、课件重难点、微课视频、课堂教学资料链接等)。一是指导学生做好资料下载,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以避免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家校合作,通过每天的作业批改及时掌握当天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效地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同时又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聚焦个性,分层练习,拓展兴趣

“聚焦个性,分层练习,拓展兴趣”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学习差异,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闯关练习,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让优生吃得好,中层生吃得饱,后进生也能吃不少,不仅夯实还能扩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课堂题组分层闯关练习,老师在巩固运用环节以“闯关”模式和有趣的标题设置分层练习,每一关都有具体的要求和目标指向,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进一步夯实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用,非常好地达成了训练效果,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打造“品质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就要以学校和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针对不同的课型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行为:一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奠定兴趣;二是创设情景,感同身受,激发兴趣;三是任务驱动,实践操作,保持兴趣;四是融合创新,技术辅助,夯实兴趣;五是聚焦个性,分层练习,拓展兴趣,灵活机动地实施“五趣运用”教学行为,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株雅辉.浅谈分层教学的方法与实施策略[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2):1.

[3]曾素文.融合PICI因素助推打造初中英语品质课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10):4.

[4]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东莞市推进“品质课堂”行动计划(2021-2025)[S].2021-5-1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