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内容,非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更广泛的普及意义,但它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本文对非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予以了梳理和创新。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非民族高校;困境;路径
本文系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为SKL201317)研究成果。
民族团结是立国兴邦之本,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内容。一直以来,民族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长抓不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而非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需要各方面高度重视,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
1 非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困境
1.1 学校的重视程度虚无化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增大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也有计划地安排和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非民族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在非民族高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反对民族分裂、增进民族团结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在非民族高校中,由于少数民族师生的比例始终较小和地处内地,因此,学校层面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因而认为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再大也不会取得耀眼的成就,将就着在形式上应付得了上级组织的检查考核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非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也就“顺理成章”了,说教式的灌输教育和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活动根本不可能使全体师生真正产生对民族团结进步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可见,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够制约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和教育效果的发挥。
1.2 教育目标的定位低层化
不少非民族高校认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就是不闹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各民族师生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相安无事。这种过低的目标定位,衍生的必然后果就是:忽视平时的民族团结教育,只在民族团结教育周(月)或民族关系出现问题时才开展一些应急式的主题宣传教育;而非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本校师生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认知水平设置梯度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地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1.3 教育对象的范围狭窄化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同本民族同学聚会,因聚众饮酒等原因与校内外其他个人或群体容易引发冲突。不少非民族高校因此认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点对象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只要防控他们不惹事,学校的安全稳定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也达成了。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教育和民族风俗禁忌介绍,这样做不仅是多此一举,还会适得其反,将会加深彼此间的误解、隔阂和对立。在他们看来,这方面的教育开展多了,容易激发少民族学生原本没有的民族意识,甚至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弱化国家认同意识;也容易导致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偏见,甚至错误地认为民族平等政策实质是对汉族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其实,我国的民族问题不仅是少数民族之间的问题,更主要是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问题。如果未对高校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师生开展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无疑就给国家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团结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1.4 教育内容抽象泛化化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安排,方有实效。不少非民族高校都未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校情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精心设计教育形式,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以作报告、开讲座、拉标语、出橱窗等形式凸显理论必然性、政策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而淡化了具体内容的宣传教育。这毫无疑问就是喊口号、走过场、搞形式。而有些非民族高校试图将民族团结教育做得深入些,但又苦于面对少数民族师生人数少而民族多的现实,难以拿捏教育重点,有些学校就照抄照搬民族高校的做法,教育成效可想而知。
1.5 教育资源的短缺化
非民族高校不仅缺乏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而且显性教育资源也非常短缺,突出表现在师资、图书资料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尽管有个别老师在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但专门从事而且能够胜任民族教育的教师很少,即便是统战、学工口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其民族理论和政策水平也非常有限,他们的工作大多还停留在转发文件或应付上级检查的状态上。从图书馆的藏书可以看出,非民族高校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图书所占比重非常低,在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里,为了保证学科专业特色,经费不足时,人文图书、民族传统文化图书不断被压缩,更新频率非常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少学校还没有少数民族社团,仅能在歌舞表演中看到些民族元素。正是这些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缺少文化渗透的助力,教育效果一直不够明显。
2 非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创新探索
民族团结教育在非民族高校中开展的必要性和特殊意义决定了非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梳理。另外,鉴于非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困境,为使民族团结教育在非民族高校能够获得真正实效,民族团结教育也需要创新路径。
2.1 以中国梦引领非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团结是一国的各民族之间本着平等原则,致力于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而形成的彼此相互包容的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我们必须以中国梦为引领切实加强全民尤其是高校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非民族高校中,学生人数更多,人才类型更广泛,因此,必须同时加强民族高校和非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广泛普及性和全方位渗透性。非民族高校要从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切实重视民族团结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举措。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明确教育对象并非仅指少数民族学生,而应是全校师生员工,尤其应加强对汉族师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消除对少数民族的偏见,拒绝大汉族主义,主动团结少数民族师生,引导汉族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为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建功立业。对语言交流困难、学习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要给予“一对一”结对帮扶等特殊关爱措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融入到集体中,避免边沿化。
2.2 课堂渗透民族传统文化为民族团结教育铺设文化基础
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为民族团结教育铺设文化渗透基础。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教材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涉及一些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强调民族精神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强调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民族地区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教师应在其他几门课程中增设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版块,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以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课中增加少数民族爱国史内容和少数民族的爱国英雄事迹,“形势与政策”课安排国内外民族问题专题和民族地区发展成就专题。此外,就业指导课中介绍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形势和就业创业机遇,其他专业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加强民族团结意识。有条件的非民族高校要鼓励支持老师开设《少民族风俗概论》等校选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系统了解民族政策、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引导他们尊重和认同民族文化的多元差异性,尊重每一个民族,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2.3 设置学校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周(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非民族高校在民族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绝大多数汉族师生担心触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禁忌或伤及到了他们的民族自尊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因而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又加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孤独感,所以他们同本民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同学异常团结,对汉族同学却刻意疏远。所以学校非常有必要每年固定一周(月),作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周(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学校党委的统战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比如:邀请地方政府民委负责人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到校做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形势报告,以生动鲜活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独到深刻的见解阐释民族问题、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开展民族知识有奖竞赛、民族问题辩论赛、民族体育竞赛、民族服饰展示、民族特色食品品尝、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风情介绍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促使各民族师生系统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汉族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少数民族学生。
2.4 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增强师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自觉认同
高校师生只有树立起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观念和态度,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在非民族高校中,有关民族团结的话题涉猎不多,可以利用事件设置专题讨论或利用节假日组织师生到民族地区感受其发展变化。比如“7·5”、“3·14”暴力犯罪事件以及“3.01”、“5·22”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座谈讨论,引导学生在现实存在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中认识到民族冲突和分裂造成的危害和动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认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要认识到,我们在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必须将拥护祖国统一的绝大多数藏族、维吾尔族同胞与煽动民族仇恨的极少数“藏独”、“疆独”分子区分开来。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小分队深入民族地区,为当地的老百姓送去信息和技术,同时亲身体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亲耳聆听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讲述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返校后举办图片展和报告会,引导更多的师生自觉认同和坚定支持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5 建好少数民族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发挥好统战和自我教育功能
非民族高校要积极顺应少数民族师生渴望与本民族师生经常聚会的心理需求,建好少数民族联谊会等社团组织,为少数民族师生搭建交流平台,使其成为学校党委联系少数民族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消除“老乡会”组织的负面影响。联谊会要经常组织开展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以丰富少数民族师生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要组织好藏历新年和彝族年等民族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争取各方支持,将单一的民族节日发展为各民族师生的联欢活动,让师生们在兴趣盎然间感受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联谊会既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少数民族师生的合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也要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师生的积极性,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做贡献;还要加强自我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师生将民族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
2.6 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发挥好他们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骨干力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求他们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渗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教学科研水平。对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选拔一定比例具有民族身份的优秀教师充实到队伍中去,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系统掌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熟知本校人数较多民族的风俗禁忌,能把握少数民族师生的民族心理和思想特性,做到心灵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学校在加强民族文化特色图书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因为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和强制教育容易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教育结果也不会产生理想效果。宣传统战部门应根据信息网络时代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特点,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师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抓好对网站、QQ群、飞信、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介的渗透,拓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空间,传递民族团结教育的正能量,使高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地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奔厦·泽米,吴宇. 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 西北民族研究,2011(03)
[2]蒙运芳. 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 广西民族研究,2010(04)
[3]谢忠,蔡文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式”教学初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3)
[4]蒋寒.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要素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