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新课标背景下小初衔接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从颁布到学校的具体实施,需要体育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与内涵,结合学校实际,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本文从明确课时与内容安排、注重“学、练、赛”一体化、多元评价三方面开展小初衔接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初衔接;篮球大单元

一、前言

202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让教师明白为何而教;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让教师知道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教学提示让教师懂得怎么去教;学业质量的描述让教师预想到教的效果。同时对教学和评价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总的来说,新课标已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做了闭环设计。但课标的最终落地,还需要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最终的效果。本文以专项运动技能球类运动中的篮球项目为例,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从明确课时与内容安排、注重“学、练、赛”一体化、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小初衔接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二、明确课时与内容安排

新课标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提到,在3-6年级,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在7-8年级,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的四类中各选择一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在9年级,学生自主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在设计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中还提出了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教学的要求。因此,在3年级、5年级和7年级每周3课时的体育课当中抽取1课时来进行为期一学期共18课时的大单元教学;在9年级开展专项运动技能走班制教学(表1)。可以确保小学与初中的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有一个较好的衔接,同时每个水平都可以开展18课时以上较系统的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从每周3课时的体育课当中抽取1课时开展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目的是让专项运动技能突出的老师来担任此项教学任务,便于整体统筹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每周1课时的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可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家庭作业巩固提高课堂所学。教学课时的安排从传统的每位教师担任几个班的体育课堂教学,转变为每位老师负责某项或某几个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可以接受更专业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

三、注重“学、练、赛”一体化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使学生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这也是新课标六大课程理念之一,为体育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分水平目标的学业质量描述,可以说是对“教会”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明确了“教到什么程度”为“教会”。因此,根据新课标中篮球项目的内容要求与教学提示,结合学情与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为目标进行针对性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讲解简要清晰,,便于学生理解;示范动作标准,便于学生掌握;组织安全有序,便于学生运用。才能更好地落实“教会”。

“勤练”主要是指提高练习密度、提升运动强度。新课标对每节课运动负荷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要求。如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等。要达到用数字把控“勤练”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然后是在有限的场地器材中,科学设计练习的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好场地器材;最后是体能练习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趣味性、针对性强,对技能和体能的提高要有所帮助,达到既能激发兴趣、享受乐趣,又能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的目的。

“常赛”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但也可以是师生或家长与孩子。“常赛”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学生个人之间的赛、小组之间的赛、班级之间的赛、学校之间的赛、师生之间的赛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赛。因此,我们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常赛”,在课外、校外也应做好“常赛”。如在每一次篮球专项运动技能课当中安排5-6分钟的比赛,确保人人可参赛;在每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安排小组之间的比赛,做到天天有比赛;在每年的校运会和体育节中,安排全校性的班级之间的比赛,落实年年有联赛;在体育家庭作业中,鼓励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比赛,探索亲子共同赛。

四、多元评价

新课标对学习评价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学习评价应注重评价方法多样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

(一)定量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开展篮球教学实践前,先通过篮球运动技能基础测试,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建立档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测试内容和要求拍成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每一项运动技能的测试方法与达标要求(表2),使学生通过基础测试树立明确的目标,课外积极主动地加强练习。

基础测试中未达标的学生,在篮球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结束前将再次进行测试,先以是否达标进行定量评价,再根据测试成绩的进步幅度进行过程性评价。可以让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机会得高分;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长,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学练赛中帮助组员快速提高能力,共同进步,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在学、练、赛中积极主动,各尽其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篮球运动知识与行为评价

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与行为的评价难以用定量或者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价,因为知识与行为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的。在新课标中对篮球运动知识与行为提出了相关要求,例如了解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文化;每学期通过现场、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于8次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对体育知识、健康知识等的评价,要建立知识测评题库。”因此,关于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与行为评价也应当设置相应的题库(表3)。对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与行为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过程的

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才能达到知行合一、能习相随。

五、小结

本文以新课标为依据,进行小初衔接篮球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明确课时与内容安排是实施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前提;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是开展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核心;多种评价相结合,可以有效检验篮球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其它专项运动技能项目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