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自国家“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方案出台之后,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注重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功能,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已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对作业进行分类、分层设计,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通过笔者分享所在教研组实践的经验,总结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方法,引导教师更好地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化作业设计和物理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新课程理念;作业设计;核心素养;物理教学

202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明确指出:“注重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功能,指导学生改进学习;应以阶段性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设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作业,兼顾基础性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作业的育人功能。合理调控作业量,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基于此,教师须在设计作业中充分把握其育人功能,认识到其对教学活动的正面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对学科作业进行分类、分层设计,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新课程理念。

第一类:学科基础类作业——落实知识技能,形成物理观念

学科基础类作业,其作用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属于必需的技能和能力操练,所以难度一般较低,适合所有学生,也是提振学困生学习信心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长度的测量”为例,新课标对该内容要求是“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会利用自身的尺度(如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依据新课标,设计基础类作业如下:

1.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7______________ ;

②物理书的长度是2.56______________;

③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m;

④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cm;

⑤我们所在课室的长度是 m。

2.新冠肺炎病毒颗粒的直径小于0.1μm,但新型冠状病毒是承载在飞沫上传播的,而飞沫的直径是5μm。我们常用的医用口罩可以过滤小至4μm,PM2.5口罩可以过滤小到2.5μm,N95口罩可以过滤小到1μm,这些都是可以有效过滤飞沫的;其中5μm= mm= m。

3.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4.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是     。

——以上内容节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

以上题目,皆以教材内容为主,部分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巩固长度测量有关知识,如熟悉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读数等,属于学生必需的技能和能力操练。教师在《运动的快慢》一节设计基础类作业时,可以多布置一些概念性的题目,如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表达、速度的大小比较以及速度的简单计算等,通过练习让速度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提炼和升华,从而掌握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基础,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

第二类:拓展提升类作业——解决真实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拓展提升类作业,是为了加强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而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此类作业一般都是基于真实的情境,需要学生将物理情境通过实验,或者建立物理模型等方法,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而帮助更多同学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样,以“长度的测量”为例,设计的拓展提升类作业如下:

1.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 cm。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 cm,乙图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图中刻度尺均未全部展示)如果要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你会选择 (“甲”或“乙”)分度值的刻度尺,为什么?

2.如何测量物理课本中一页纸的厚度?请简述测量过程,并记录结果。

——以上内容节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

学生已通过学习和基础性作业,熟悉了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掌握了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读数的方法。以上两题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检测学生是否“会选用合适的工具,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测量长度”等。同时,通过题1还能帮助初学物理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度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其在物理测量中的重要意义。题2设计了真实问题,将学生关注点转移到实际生活,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在《摩擦力》一节新课标要求“通过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所以在设计拓展提升类作业时,可以围绕“摩擦力的方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设计,解决生活或者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如:

3.消防队员抓着滑竿从楼顶向地面滑下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消防队员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摩擦力

B.只受重力

C.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所受重力和摩擦力方向都向下

4.针对课堂上的实验,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将木板拉出的过程中,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 的摩擦力,物块相对于弹簧测力计静止,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选填“拉力F的大小”或“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拉动木板的速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 关。所以,改进后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以上内容节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课后习题

以上两题不仅解决了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也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实验过程,提升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的能力。

第三类:实践创新类作业——创新教材实验,提升科学探究

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就指出:“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所以,实践创新类作业是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选择性作业,更多的是鼓励和提倡学生“从课本上来,到生活中去,回物理中来”,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究物理世界,为学生提供更有挑战的实践创新任务,从而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样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样,以“长度的测量”为例,设计的实践创新作业如下:

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方法?请你用视频记录测量过程。

——以上内容节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P15页第1题

根据学生提交的情况来看,能完成这道实践创新作业的学生还是比较多,而且展示的内容中呈现出了多种测量方法,让人眼前一亮,笔者就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中使用的方法,简单归纳如下:

学生方法一:直接使用直尺简单测量

学生方法二:画正方形找直径直接测量

学生方法三:直尺和三角尺组合测量

学生方法四:绕线法——化曲为直先测周长,再利用公式算直径

学生方法五:滚轮法——化曲为直先测周长,再利用公式算直径

从提交作品的数量上看,学生对物理学科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这一点教师们可以好好利用。从作品中使用的方法上看,学生各使其法,也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能很好地在学生之间展示这些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再以《光的反射》为例,新课标要求:“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同时还要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故设计的实践创新作业如下: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以上内容节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P76页第4题

对于新时代的八年级学生,像这样的情境极少接触,生活经验缺失,仅凭语言或文字表述,学生是难以理解该情境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同学就通过创新实践作品,将此物理情景还原,并结合光路图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如图)。

通过学生实践创新实验,还原物理过程,创新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现了本作业的实践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出现的现象或结论提出质疑,并能利用物理模型进行科学论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体现了本作业的探究性。同时,教师可将该类型作业用于常规教学,积极向学生展示,改进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优化作业设计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的关键。我们应深入思考、继续研究,要以新课标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设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作业,兼顾基础性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优化课堂的教与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刚平,安桂清,周文叶.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尤小平,崔允漷.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201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