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双减”引领“作业”提质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双减”政策作为当前的重要教育指导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作业设计方面。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完善校本作业设计。文章就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习惯设计统一作业、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等等,这些都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需要教师结合“双减”政策进行改进。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设计数学校本作业逐渐成了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的首选。作业设计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展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还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工具。因此,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作业设计思路已经不符合小学生的数学发展需求了,而校本作业基于其多样性和有针对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教师在设计数学校本作业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

校本作业的核心在于“校本”两个字,即教师的作业设计不仅需要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还需要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为此,教师在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第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尽量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上设计作业,避免作业太难,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或者作业太简单,学生不想浪费时间,要尽量做到作业设计难度适中,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二,教师要严格从教材出发设计作业,严禁超纲、超标等;第三,教师要灵活应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此保证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二)选择性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习惯按照统一的标准,设计统一的作业,学生接收作业比较被动,且没有自己选择作业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基于此现状,教育部门颁布了“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调整以往的作业设计思路,改变学生在作业完成方面的被动地位。为此,教师在设计数学校本作业时,需要遵循选择性原则,改变传统的统一作业形式,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在选择性原则下,教师要结合分层理念,设计分层作业。首先,教师要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差异,结合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课下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其次,教师要分析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作业;最后,教师在设计了分层作业以后,学生不需要完成所有作业,而是根据自己的层次和学习时间,选择完成,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

(三)激励性

“双减”政策的“减”指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实现轻松、无负担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需要遵循激励性原则,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教师要善于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法,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校本作业,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学会设计生活化的校本作业,以此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首先,教师要分析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将其作为校本作业设计的切入点,从而保证作业和教材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教师要创新作业设计的形式,增加生活探索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最后,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等方面,教师需要做出调整,进而在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幸福感。

例如,围绕《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节内容,教师就设计了生活化的校本作业。这一节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感知到了负数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现状,教师想要通过设计校本作业,加深学生的生活感知,学会一些生活中的用负数表示数的方法。

为此,教师设计了如下生活化作业:教师以“寻找生活中的负数”为题,为学生设计了调查表格,要求学生以表格为参考,自由组建小组,走进生活展开生活调查,寻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负数,且是如何表示的,哪一组找到的最多、最准确,教师还为他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

教师设计的调查作业不仅紧密贴合教材内容,还具有生活气息,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上网搜集资料、随机选择周围的人展开调查等方法,选择生活中的负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找到了楼层,发现电梯里的楼层有-1楼、-2楼等;有的小组则在网络上找到了人口出生的相关数据,显示负增长……

总之,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校本作业,成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作业完成中,最终作业完成的质量也较好。

(二)设计层次性校本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有选择性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需要设计层次性校本作业,使学生的课下学习有选择性,以此解决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例如,针对小数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教师就设计了层次化校本作业。在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先分析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将其简单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学生指的是学习能力较强,且在作业完成上比较主动的学生;B类学生则指的是学习基础较好,但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上经常需要他人带动;C类学生指的是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

依据学生层次,教师设计了如下层次作业:①基础作业,列竖式计算,如5.21+6.34=、2.65-1.67=等;②综合计算作业,需要学生灵活应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87.23-12.6-26.7=、13.4-(2.56+3.22)=等;③综合应用作业,如饭店老板买了一定量的大米,第一天营业用掉了16.7千克,第二天营业用掉了22.6千克,此时还剩下大米33.4千克,请问老板最初买了多少千克大米?小张是一名铺路工人,应上级要求,他需要铺90米的公路,第一天小张铺了33.5米,第二天小张找了好朋友小铭帮忙,两人一起比昨天多铺了12.6米,请问现在还剩下多少米没有铺呢等等;④思考探索类作业,下列题目怎么计算最简便呢,和小伙伴一起探索吧,如3.6+7.71+0.29+6.4等。

教师设计的四项作业在层次上是相互递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较差的C类学生选择了第一项和第二项作业;而基础教好,学习能力一般的B类学生则选择了第二项或者是第三项作业,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和A类学生一起,在A类学生的带动下,一起完成第四项作业,锻炼了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学习基础和能力都较好的学生则选择了第三或者是第四项作业。最终,所有学生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作业,且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作业。

(三)设计多样化的校本作业,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校本作业,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带领着学生探究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等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观念。在作业设计上教师想要巩固学生的知识应用。为此,教师从作业设计的形式入手,致力于以多样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作业1:书写学习笔记,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在课堂上吸取到的知识,书写学习笔记,以此完成知识点整理和巩固;

作业2:图形分类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图形,并结合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不仅需要分出三角形、四边形,还需要分析其是锐角三角形?梯形?等,巩固图形分类知识;

作业3:动手实践作业,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动手操作,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或者完成拼图,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讨论图形的特征。

……

教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保障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综上所述,在“双减”引领下,教师要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实现减负提质,通过设计开放性作业、层次性作业以及多样性校本作业,提高作业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初辉.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探析[J].亚太教育,2022(13):46-48.

[2]陈菊香.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22(12):37-39.

[3]秦会会,李运满.浅析在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4):41-4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