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辞海》把作业定义为:为完成学习方面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教育大词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由此可知,作业,是一个学习活动,它分为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因此,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作业设计可以遵循以下三个要素,即:格局要大,定位要准,眼光要远。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并在今年九月一日开始实行。
为了加强“双减”督导,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表示,“双减”督导措施主要有六项。其中,第一项,就是要把“双减”督导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可见,国家把“双减”督导工作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以及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但如何真正落实“双减”要求,提效作业设计,助力学生能力发展,这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深度思考并大胆付诸行动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作业的概念。
《辞海》把作业定义为:为完成学习方面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教育大词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由此可知,作业,是一个学习活动,它分为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
因此,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作业设计可以遵循以下三个要素。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格局要大。
全国小学英语教研基地主持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特级教师朱浦老师曾说过,教学的内核,包括关键要素,相关要素和全程要素。其中,关键要素是指教学目标,话题,内容和语用。相关要素是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全程要素是指学科情感和学习情绪。作业设计的变化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语用和话题的变化而整体协调的。五个教学环节要变一起变,要合一起合。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心中格局要大,整体观念要强。从备课环节开始,要分析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细化课时目标,根据教学话题和教学文本,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每一个步骤至上而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定位要准。
朱浦老师在提到作业设计时,着重说到,“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就是要“精”“准”“重”,就是要用质量换时间,就是要用教师的努力和科学的方法换取学生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成长成本。
要做到“精”“准”“重”,前提是了解作业的功能和类型。可惜的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学习和了解。只是把“双减”下的作业简单狭隘地定义为特色作业,比如画画英语手抄报,誊抄英语单词或课文再用彩笔装饰页面或是通过趣配音等辅助软件进行培趣。一部分家长反馈表示,这些特色作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美工和练习,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其实,要精准定位作业设计,教师要根据学情认真思考作业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引领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联系所学拓展技能、根据所学预习新知还是帮助教师本身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的意图指向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决定不同的作业内容,不同的作业内容又影响着教师选择不同的作业类型。要思考,要摸索,要尝试,要总结,不能单纯地把作业限定为一项任务,因为它是一个学习活动,它也必须是一个学习活动,一个高度浓缩教师智慧、精准定位、发展学生技能的学习活动。
三、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眼光要远。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的眼光要远。
对于个体学生而言,每个单元课时的作业应该是链条式地串联起来的,每个作业既应该是本课时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更应该是下一个学习内容的铺垫和辅助。教师既要着眼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也要联系单元整体目标,细细思量,步步为营,为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懈努力。
对于全体学生而言,教师要承认班级中的确存在水平差异的学生,要尊重差异,并对差异做到心中有数。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此,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苹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时刻记住,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作业设计也不例外。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增效提质,学生才能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影.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留学,20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