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推崇,教育督导渐渐成为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推进力量,这也引起了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尤其在一线教师的教研工作的应用上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督导;教研
督导,即监督、指导。教学中的“督”包含监督、督促、检查和评估的功能;“导”包含指导、帮助、服务和咨询的功能。目前,教学督导在教师的工作中多数只是发挥了“督”的作用,而忽略了“导”的作用,我们经常被监督工作是否实施、被检查工作是否到位,被评估处于什么水平等,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却很少收到明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学的“导”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督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与其推着走,还不如在工作中引领、纠正、协助,让教学督导的效果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基于这点,学校督导在教研工作中的应用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教学督导目标明确,为老师引领方向
我们常常说教研,说教学改革,说创新,但是对于青年老师来说,其实教学经验和基础是薄弱的,自身在教学认知上存在很多盲点,对于教研、改革和创新的方向也很茫然,因此需要资深的老前辈,需要学校为我们明析目标,确定具体各阶段的发展目标,甚至具体到每一次教研的目标。这样在每次教研中都能有据可依,在每一次实现小目标中走向大目标。
二、根据教学督导目标进行纠正和指导
青年老师的每一次教研都需要评估和指导,如果只是单纯的评估,前进的步伐是非常慢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在评估中丢失信心,却不明确自己的错误,因此很容易重蹈覆辙,所以我们很需要有人在前面引领,纠正指导。而这种指导必须是具体的,尤其是方法指导,具体个例指导。举个例子说,你总说学生坐得不好,弯着腰,但是你却不告诉他坐好的方法,学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是你直接告诉学生只要你把屁股做到凳子的正中,你的腰就会直直的,这样学生永远会知道改正的方法了。老师的教学也是如此的,所有的指责、监督、评估都不及你的一句工作方法来得重要。
三、引领老师学习的方向
作为青年老师不可能总是依赖别人一次又一次具体的指导,这也需要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学习的海洋非常大,也不能茫然地一头扎进去,我们都需要针对性地学习。因此,在每一次对青年老师进行疏导后,要指出一个学习的方向,比如,这个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抓不住重点难点,那么在平时指导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他看这方面的书,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的学习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督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督和导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师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监督和协助,这样才能确实地提高教学督导的质量,实现教学督导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督导在以后的教育事业中必定会不断修正不断改善,以更好的姿态深入到教育中,保证了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术月刊:教育管理,2010(3).
[2]赵凤英.滨河小学“互联网+教育行动”实施方案[J].青岛教育,2017,2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