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督导进校园,既能发挥教育督导自身的职业优势和特长,开拓育人空间的广度,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互联网+”如何让教育督导成为助燃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守护者,保卫校园的安全?本文从实践层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教育督导;学校;助燃器
教育督导进校园,既能发挥教育督导自身的职业优势和特长,开拓育人空间的广度,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能挖掘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出谋划策,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做到教育督导随时随地进入校园,有着更好的沟通交流。那“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如何让教育督导成为助燃器?
1.建立学校督导工作微信群或QQ群,成为体验者,全面深入校园。为了建立一支有效的教育督导队伍,成为学校教师的一份子,教育督导应该对全校的教育督导进行培训,并做好资历的考核,促进教育督导专业性、规范性。每个学校建立督导工作微信群或QQ群,让督导的联系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督导和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如:教师专业发展督导组——专门做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诊断教师的成长。教师技能督导组——专门走进教师课堂,诊断教师的课堂实效性,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学校管理组——督导学校的发展情况,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实际建议。学生发展组——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建立不同的教育督导功能组别,让教育督导间各司其职,互帮互助,拉进教育督导与教师、教育督导与教育督导之间的距离。
学校要赋予教育督导权利,可以随时推门进校园,不事先作好通知,搬一张小凳子就可以进入任何一间课室,自主选择任何一节课推门听课,真实地感受学校的原生态,并将上课的情况随时发上群。通过观察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常规工作、师生上课的情境、课间及课后的情况等,教育督导们进一步了解学校的课程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同时,抓住细节,全方位地观察,多方面审度,如教育督导体验学校的饭堂文化,这将是增进教育督导孩子的亲子关系,实现了家校教育同步。
2.组建多级教育网络交流群,作为管理者,出谋献策。组建学校-街道-区—市—省—全国多级督导网络交流群,实现教育督导在线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在教育工作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教育督导线上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也可要深入学校的内部管理之中,随机视听师生课堂及学校各种工作会议、专题汇报、科组教研活动等,对于所收集回来的问卷和建议要即时分类统计,挖掘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诊断,并针对问题从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提出创新而有效的建议,一跟到底,督促学校的整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搭建网上教育督导学校,成为授课者,树立榜样。发挥教育督导的特长,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授课者,树立榜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网上教育督导学校,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的开展。学校要在传统教育督学督导学校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开设教育督导栏目,定期推送教育知识、教育主题活动等内容。同时,也能通过与社区合作,开通督导教育热线,帮助学校更好地发展,为监督学校,促进公平、透明提供交流互助的平台。
线上实现网上教育督导教育活动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线下让教育督导成为老师,这近在身边的教育资源完全被“ 盘活”了,也为教师们树立榜样。
4.建立学校远程管理,成为守护者,保卫校园。建立学校远程管理,让教育督导随时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校园内外的学习情况。如通过学校阳光餐饮软件,看学生在校的就餐情况、学校食堂的情况,利用监控系统观察学校的校园安全情况。
5.搭建家校交流云平台,成为推广者,宣传传承。教育督导既然是校园中的一员,要发现学校闪光点,加以推广宣传。教育督导每一次的进,要发现学校的闪光点,发现典型事例或经验,并对此进行经验积累,加以推广宣传。同时,搭建家校交流分享的云平台,利用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转发朋友圈,并带动周围的亲朋好友参与学校活动,或者宣传学校的优秀事迹。
当学校举办大型的文化节活动时,教育督导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媒体和在自己周边的亲友等宣传的渠道,去传扬校园活动的精彩度,对校园的优秀学生,鼓励自己的孩子加以学习,这样促进孩子的成长。
总之,“互联网+”家校共育是一种新方式、新平台,开启了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家校合作,共同成长。教育督导其责任重大,教育督导,使命光荣,犹如“第二双眼睛”在观察学校的发展,听取老师、孩子、社会人士的声音,全面体验校园生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走上讲台授课,维护校园安全,宣传校园之美。学校要和教育督导形成互助合力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做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才能使学校发展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武,进了校门,人人都是教师[J].校园风景线,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