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如今互联网信息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都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我们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因此加强教育督导改革和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建设迫在眉睫。此文是针对当前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进行浅析和探索, 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督导信息化;策略
当前社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的传播之快,时效之高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在教育领域中, 教育督导也应该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教育督导的信息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督导信息化就是指“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充分、高效、科学地履行教育督导职能的过程”。本文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作浅析探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一、对“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一)“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学校教育督导主要以督学为主, 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因此教育督导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影响性都有很高要求, 在这高速信息化时代下,迫切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段信息技术提高督导工作效率和时效性、科学性和公信力。
(二)“互联网+”手段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方法
我校的教育评价主要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 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这些教育督导评估通过收集资料,集合分析,主要依赖人工评价,效率低且主观性较强,严重影响其效率与客观性。
而“互联网+”手段可以利用它的优势,如不受时空限制、即时为教育督导提供即时监控、 即时数据、 还可自行对众多数据进行快速而精准的分析等, 大大提高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时效性。因此,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助于教育督导多项功能化,如:主体多元化、过程即时化、结果分析智能化和教育决策科学化。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方法。
二、实行“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因“互联网+”手段目前的技术应用不是很成熟,普及范围也不是很广,在我们的一些实践当中遇到如下问题:
(一)对已有的数据资源未进行整体规划, 数据都是比较零散的,不利于归纳整理。
(二)技术有限,导致学校缺乏对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制。
(三)学校未组织督导人员进行系统性的信息素养培训,很多技术不会使用。
三、针对“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学校要明确“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 明确督导指标统一标准化
通过统一标准,进行评估指标和数据体系的建设, 实现数据口径统一, 提升督导数据收集的质量。
2. 分区督导管理,落实好督导职责
对校内各区域教育督导进行分区管理, 落实责任制督导工作。
3. 进行移动式督导管理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通过各种APP等实现督导信息的即时采集、即时评估、即时反馈和沟通。
4. 教育督导工作档案管理电子化
对督导过程产生的各种文档和多媒体资料电子化管理, 统一网盘收集,长久存储, 实现无纸化办公。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育督导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一些信息手段。“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各教育督导参与方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渠道, 可以帮助实现督导工作随时随地进行。
(三)加强培养督导队伍, 提升督学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督导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是实施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关键。学校应重视督学人员提升自我的信息化素养,加强其督学能力。组织督导人员进行大范围、多方面、系统性的长期培训。
在这信息化秒速传播的时代, 教育督导深入改革也应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督导现代化水平,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慧督导”。我们相信,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 “互联网+”手段教育督导必将会给我们教育督导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 实现信息的全面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M].
[2]陈思.“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科教导刊(下旬),2018(9).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吴曼璐.“互联网+”教育思维下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6).
[5]钟莉.“互联网+教育督导”开拓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新模式[J].北京教育 (普教版),2016(10)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