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而自主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户外游戏形式。涂鸦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对涂鸦痴迷的阶段,孩子们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想去涂,想去画。而在户外自由自在地涂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的需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户外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是促进幼儿获得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游戏情景;涂鸦区
什么是游戏情境呢?就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创设的情节和环境。在游戏中添加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丰富游戏的内容,让幼儿在户外自游戏中更好地体验游戏的快乐。涂鸦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对涂鸦痴迷的阶段,孩子们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想去涂,想去画。而在户外自由自在地涂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的需求。经常看到孩子随意地在树上、墙上、石头上、木头上、沙子上甚至在一些废旧材料等他们想到的任何地方,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涂鸦。通过优化户外涂鸦游戏的环境创设、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基于情景形式来丰富涂鸦游戏的开展方式、措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基于幼儿的经验,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自主的游戏环境
游戏情景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户外的游戏场上,开展情境性的户外自主游戏,需要有充足的游戏环境、材料来支撑。要基于幼儿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的适宜性,创设情境游戏供幼儿进行游戏。例如:幼儿经过幼儿园南场的假山和戏水沟,总能勾起孩子的兴趣,忍不住蹲下来摸一摸小沙子和小石头,还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我想用小石头变成一条鱼;我想用小石子建一座城堡;这片落叶很美,我想制作成书签……创设情境游戏:美丽的沙滩、神秘的海底世界、我的城堡、美丽的花园等等。
(二)家园共同收集材料
为了进一步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家长及孩子一起共同收集材料。大家收集到了大量的树干、树根、石头、干花和玫瑰鲜花瓣以及生活中的废旧用品,并将这些原材料进行卫生和安全处理。孩子通过材料进行自由自主的玩耍,感受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与丰富材料的直接互动与接触,能充分地感知、操作、体验、表达,让孩子尽情享受户外涂鸦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三)提供自由涂鸦空间
为了促进幼儿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在户外创设涂鸦游戏区环境,因地制宜地发挥好户外美术的活动价值,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创了水帘水粉区、自然材料加工区、写生区等活动区域。幼儿自主、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愉悦、轻松的心态中大胆创作,体验绘画的乐趣。把户外涂鸦游戏区分为几个区域,更有利于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创作,使其更好地体验涂鸦游戏带来的美好感受。
二、以核心经验为主导,支持幼儿在情境中展开游戏
(一)激发幼儿兴趣,生发游戏情景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象和笔触。而每个孩子都会在自由的涂鸦中体会到愉悦。当看到幼儿拿起画笔又不知画什么的时候,这时让幼儿想想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事物,然后再把它画出来,想想你会怎样跟它游戏呢?幼儿一下子就能想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会拿起画笔画起来。由此可见,幼儿的创作与实际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让幼儿在户外涂鸦中不断地探索自然,获得兴奋感和创造性。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创设涂鸦游戏情景,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运用到作品中。生活经验积累越丰富,对幼儿创作越有帮助,还能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几个孩子利用一堆石子,一起玩“买卖”游戏;只见这几个孩子有的在石头上画鱼、有的画乌龟、有的鸡等等,把树叶卷起来是饮料瓶,加入花瓣变成花茶。孩子们有商量、有分工、有合作,整个游戏有条理,有趣,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幼儿对大自然充满好奇,还会主动探索大自然,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和大自然带来的感官体验,让幼儿从一个情境中进行涂鸦比直接涂鸦更有意义。
(二)依托绘本,生发游戏情景
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尝试把绘本故事情境融入到户外自主游戏中。例如:《好饿的毛毛虫》《西游记》《你好,馅饼》《三十六个汉字》《你看起来真好吃》《十二生肖传说》《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小心大野狼》……在写生区,幼儿根据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内容,创设“带着毛毛虫去散步”的情景游戏。情境游戏中的幼儿,还会带着自己创作的毛毛去散步,途经戏水游戏区—沙水探索区—户外建构区—花草艺术区—交通游戏区。幼儿结合自己所想所思,迁移到情境游戏中,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求。在水粉区清洗墙面的水管有很多的小洞,一开水龙头按扭,水就像许许多多的小水柱、像小瀑布一样倾斜而下,幼儿联想到《西游记》,惊呼这里简直就像水帘洞,幼儿都称这里为“水帘洞”。比如,在“水帘洞”的墙面写上好多好多的桃子,可以让孙悟空吃个够,还可以增加其他不同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瓜等。久而久之,“水帘洞”又变成了“水帘绘”。
三、支持幼儿,共同结伴而行
(一)留意幼儿在户外涂鸦游戏时的状态
作为教师要时刻留意幼儿在活动时的状态,适时给予引导,而非时时终止或打断幼儿游戏;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游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与引导。对于不敢尝试或无法专注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可以模仿、邀请好朋友一起参与或者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二)观察幼儿对涂鸦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在户外涂鸦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工具及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情况。看看各种工具和材料能不能够满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需要,以及能不能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等。在了解幼儿的兴趣后,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增减材料等,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游戏中,在工具和材料方面满足幼儿的需要,更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作和兴趣。
(三)欣赏幼儿在涂鸦游戏的活动内容及作品
不管幼儿在户外涂鸦区游戏中的作品呈现什么,在涂鸦游戏中做什么,教师都要肯定幼儿,以欣赏的眼光认可幼儿的作品。由于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因此在户外涂鸦的过程中作品的呈现也都不一样。幼儿在结束户外涂鸦区游戏时,可以把作品保留下来,让幼儿相互进行欣赏和学习。教师通过关注幼儿的作品,对幼儿不同阶段的美术活动水平进行了解,然后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使幼儿得到不断进步,从而打开幼儿的美术世界,大胆地进行绘画,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能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游戏,教师在户外涂鸦区对幼儿和自然环境的支持,提供适当的工具和开放性的自然材料,留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游戏中的情景有利于幼儿对游戏更感兴趣、更有创新思维,幼儿在生发的情景中尽情地画出自己的所见所想,对提高幼儿社会性、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帮助。让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涂鸦,可以有效地使幼儿感受到自然之美,培养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美)露丝·威尔逊(Ruth Wilson)著;邹海瑞,廖宁燕等译.幼儿园户外探索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3(2020.6重印).
[2](美)露丝·威尔逊(Ruth Wilson)著;陈欢译.幼儿园户外创造性游戏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3(2021.4重印.
[3]董旭花,韩冰川,张海豫著.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9(2019.7重印).
[4]董旭花等著.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2(2021.2重印).
[5]彭俊英等著.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