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技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其他数学教师的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步入学习生涯的开端,通过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如何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还考验了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双减”政策施行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课程负担和作业负担大大减小,学生的空余时间便多了起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要采用多元化、开放化的素质教育方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数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减少抽象性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思想处于萌芽阶段,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化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增强计算能力的实践
教学实践的根本涵义是要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计算能力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的功能,因此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实践的方案,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因材施教,减负增效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虽然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经验,但由于教学环境的转变,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落差。同时,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接收知识的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所表现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要切实的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分类设计。例如,在教学生认识数字“5”时,可以对数字“5”进行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左手拿起1根,右手拿起4根,引出“1+4=5”的概念。再让学生左手拿起2根,右手拿3根,引出“2+3=5”的概念,依此类推。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和表达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数字“5”的组成和分解,并对组成“5”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立足于生活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启蒙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巧妙地导出本次课堂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组进行“我调你猜”的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化了学生对时间和钟表的认识,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巩固。这种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符合生活实际的语文思维。同时,这种手段也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并不是仅限于课本教材的内容中,还存活与学生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这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模式,不仅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和娱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来说,承接了小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又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过于生硬、枯燥的学习过程会加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加入生动有趣的“游戏”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充实鲜明。例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座位排列的顺序进行开火车的游戏。从0开始进行数字接龙,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初步感知个位和十位数之间的区别,利于教师之后数位教学的开展。
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就必须要有效的引导小学生更好的适应教学环境的转变,依据教学任务打造趣味性化、生活化、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新考验,只有不断地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然的形成理解能力,领悟其中内涵,发展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修武.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145.
[2]王婷婷.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部曲”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146.
[3]刘锋.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