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课程是在小学阶段训练小学生科技创新力的必修课,在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双减”政策下,科学课程如何实现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结合“双减”政策的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依托,通过自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变革下的科学教学的创新之路,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探索具体的实施策略。信息化技术手段与小学教育科学课程的融入,是提高学校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科学课,是一门训练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课。在时代的发展中,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而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继承者,应当具备积极的科学精神和充足的科学知识,才能够担起未来的重任。所以,在小学时期,科技课堂的建立为孩子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政策和改革目标使得科学课堂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从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来看,信息技术环境对其的改变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借助其多元性特征,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具有趣味性,这在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让课堂教学环境变得积极,课堂教学效果会因此有所提升。其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其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枯燥、单一的特点,变得多元化、丰富化、高效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由此得以提高。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与实践积极性,推动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那么,对小学科技课程来说,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呢?科学技术存在很大的魅力,而过去“照本宣科”的教材灌输型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孩子的探究与实验兴趣。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应用于小学科技的课程,老师能够利用科技照片、录像、音乐等手段创造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双减”政策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创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创新思想不是来源于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刷题、做题,也不来自模式化的培训,创新的源泉是源自学生最本真的内心、最自主的探索。也就是说,“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应当以学生为本,鼓励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在充分自主和灵活的空间中,学生才能够激发内心的活力,调动敏捷的思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投身于学习之中,继而实现创新式的学习与成长。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对策
(一)将信息技术辅助运用于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小学理科教育背景下,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把声音、光、色彩以及形等有效组合在一起,按照学生阅读的需要,把静止变成移动,将虚化实、将繁化简,把那些最不易观察到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有效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既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专业知识,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练习《眼睛的科学》的过程中,可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给学生带来真实的音效,并展示人耳在聆听声音的全过程,也有助于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眼睛的各个部分与功用。如此一来,枯燥的声波原理与难懂的神经理论知识就成为了妙趣横生的教学内容,使无味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又如:在介绍《燃烧与灭火》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看到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视频,掌握具体内容和要求。在视频的引导下,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完成分组实践。参与实践的过程,也可以带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就这样,通过利用信息,并结合音频、动漫,课堂教学将会显得更加富有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和综合使用才能,也缩小了教师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感,同时还能让教师课堂与教学内容都显得更为丰富。
(二)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在小学教育的课程中,教师应紧密联系课程,借助信息化工具的辅助应用,把教科书无法表达的内容信息,借助信息化形象的呈现,开阔学生的认知眼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书《地震和火山》中,很多小学生并未见过地震和火山,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先给他们展示几个有关地震和火山的图片,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通过观察,以启发他们的思考,进而再结合课堂知识展开介绍,地震和火山在发生前的自然状态,以及事发后的应急方法。
(三)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每一个课程,都有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老师去攻克,小学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就必须通过攻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孩子比较深刻的掌握方法,提升素质。在小学理科的课堂上,巧用信息技术方法,以微课教材为媒介,通过微课突出了某些知识点的介绍,达到了攻克课堂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关于日食与月蚀的课程上,作者就采用动画图片介绍的方法,使孩子形象的看到日食与月蚀产生的情况,攻克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巨大挑战,无论是教师还家长都应当从桎梏中挣脱出来,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审视和解读,从学生真正的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去思考,以合理而有效的新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的科研老师要善于运用整合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科研课堂教育的形式、内容,提高科研上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科研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科技资讯,2020.
[2]刘德映.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
[3]欧华标.信息技术让小学科学教学更精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