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双减”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压力,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对“双减”政策有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落实。“双减”背景下,学生面对教育的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对此必须重视起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现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必须联合家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双减”背景;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联合家长共同开展,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这样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学校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条件不足,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家校合作,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运用互联网,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家校合作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使家长和学校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因此,可以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有利于促使家校合作的数字化发展,从而让家校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在平台中可以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比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这样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浏览,能够加强教师与家长的重视程度。并且家长在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平台中提供的方法,从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再邀请全体家长关注公众号,学校可以让专门的教师负责公众号。比如每天在公众号上更新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家长在公众号上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在公众号地发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加,这样能够让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更加密切。并且家长也可以在公众号提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指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指导生涯规划,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双减”背景下,很多初中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的渺茫,在学习和生活上没有目标,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这就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需要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减轻学生的焦虑心理。初中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内容比较复杂,不仅需要借助校内知识,还要借助校外实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为今后的人生制定一个整体性的规划。
例如,学校在指导生涯规划时,可以开展家校合作。比如可以联合社会、家长和学校,形成多方合作关系,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体验职业工作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工作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生涯规划。比如在假期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资源,让学生体验一次职业招聘活动,感受招聘的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职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就业。同时,学校还可以找一些在职业方面有所成就的家长,然后构建比较专业的家长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这样家长不仅能投入到生涯规划中,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疑惑,从而帮助学生认清未来的方向。
三、强化合作理念,营造家校合作氛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家校合作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家校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所以教师要强化合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也敢于表露自己的心声,诉说自己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开展一次讨论会,在讨论会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展开直接的交流,可以互相说一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也可以给家长提出有效的建议,家长可以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中的一些情况,这样对学生的情况也就更加了解。同时教师和家长在平时也可以进行网络交流,比如在微信群或者QQ群中交流学生的心理情况,这样能够形成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建立专门协调机构,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想要进一步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学校还需要解决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沟通,家长采取打骂的形式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伤害。因此,学校需要帮助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从而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心理教师,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在家长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及时了解情况,并给家长提出建议。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并解决学生危险的心理倾向,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和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教师需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必须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学校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联合家长,可以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可以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同时还要营造家校合作氛围,这样能够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从这几个方面,能够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联手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2.
[2]柳垂堤.家校合作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2(5):2.
[3]马修.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共育研究[J].亚太教育,20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