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进步,小学德育是教师在小学阶段要尤其重视的教学内容,教育在发展和进步,但德育的重要性却从未改变,素质教育普及落实后,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向和思想,而“双减”政策则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双减”政策的精髓在于“减量不减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征,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迎合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核心思想,在学科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且高效的学习中能够兼顾个人品德成长。小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如同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上面涂抹色彩,丰富学生的内在价值观,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以“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双减”政策;班主任;思考
一、小学德育现状及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进步,而德育是思想教育的根基,在我国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同时,对于祖国下一代的德育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张白纸变得绚丽多彩,德育的精神在于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培养,一些小学班主任过于注重德育的理论内容,忽略了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在语言上和态度上有一些损害孩子自尊心的现象发生,同时也不注重德育视野的拓展和实践化德育。下面针对现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二、“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实施具体内容
(一)用情感渗透德育
爱和关怀是初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生眼中的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有一定的距离感,这种长久以来的错觉需要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去改善,因为只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将德育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德育渗透在生活与教学中的每一处细节,尤其体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上,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要急于批评,而是用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历史小典故来引导和指正学生的不足之处,避免由于语言和神态上的严厉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拉开距离,而是用耐心和爱去帮助学生,在笔者的班级中有这样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父母工作忙,她还有两个弟弟,更是分身无术,对她的关注相对少了。但是奶奶溺爱她,对她百依百顺,逐渐形成任性、爱发脾气、敏感、自卑的坏习惯。通过观察,焦虑、恐惧等心理一直伴着她,总觉得同学欺负她,同学不理解,导致她陷入受挫心理的阴影中。当注意到她并了解她的情况后,上课时有意识地鼓励多让她发言,适当让她帮忙做事,还让她参与管理班级,私下里也对其多加关怀。逐渐地发现她得到老师肯定和关怀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学习上增强了信心,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缓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她私底下和同学说,笔者是她妈妈。笔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一种欣慰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情感带来的效果。
(二)实施家校共育模式
重视家庭与课堂德育的结合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青少年的德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因素等正能量的家庭环境。作为学校方面与家长沟通的首要责任人,班主任在家校共建共育中应该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首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与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应该经过详细认真地思考,在学习知识方面,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家长进行辅助和监督,目的就是时刻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有效衔接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空白点。其次,家校共育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确定共同的德育目标,并进行密切沟通,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情绪、行为等异常,及时地给予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
(三)以全面发展为德育根基
用爱浇灌德育之花,用心培育祖国未来。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德育能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来自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家长望子成龙心态下的语言暴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这些都是德育缺失的凸显内容。想要德育有温度,作为班主任就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将班级成员看待成自己的孩子,在各项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在学生面临无法自我调控的情绪和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用心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是有温度的,德育也是有温度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如同班级孩子的父母一样,需要用爱心和耐心来辅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利用身边的一切德育资源,将德育工作切实地做好做细,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教学,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是现阶段德育所面临的问题,素质教育普及落实后,对小学生内在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而要想真正深入地进行小学德育,就必须清晰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德育的教育实施者自身对德育的认知提升。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这对于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在工作中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用新的管理手段结合新课改的标准,才能使得学生有一个新气象,同时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教师、与同学之间都能够更加的和谐友善,而这也是一个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文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6).
[2]周永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渗透德育[J].现代交际,2012(2).
[3]易翠群.浅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无痕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2):128-129.
[4]唐仁钧.润物无声育心无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