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教育的课后作业负担严重,已是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其中以初中的数学作业负担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其作业内容机械重复、太多、太难。在“双减”政策下,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突出知识要点,设计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数学作业。本文重点探讨“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激发数学学习潜能,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多样性;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所学知识、内化思想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并逐步形成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备课上课的重要依据。“双减”政策下,为解决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作业设计不是完全围着试题打转,也不是单纯记忆、机械重复性的练习,而是利用多样化的习题促进学生的思考、理解与探究。在设计作业时,要求教师潜心思考,精心挑选好习题,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巩固所学新知。教师通过精心挑选习题、精确校正课堂教学、准确反映学生掌握情况,使不同的学生利用有效有趣的作业得到不同的提高,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和优等生吃得饱,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作业设计体现多样性
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透彻教材研读。尽量避免出现机械、死记硬背、重复抄练等重复性无效数学作业,而是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数学作业体现多样性,让学生愿做、想做、乐做,变成学习的主人,并以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高效完成数学作业,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说数学”的作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说数学”让作业多样化。具体做法:利用小组合作,每天布置一道数学题,让每一个组员用简洁的数学语言给组内成员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评析:这样做的优点:一是有利于组内组员从聆听过程中学到新的解题思路,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掌握解决这一类题型的策略。二是学生自主讲题时需要口脑并用,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用数学”的作业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将知识内化为数学素养。作业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形成教学-问题情境-作业解决-引导关注社会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案例1:当讲述到“黄金分割”这一章节时,超银初中教师黄婷婷就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作业:为妈妈设计一双高跟鞋,把妈妈的身材调整到黄金比例,送上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个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少学生展示了卓越的设计能力,一些学生的诙谐风趣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些亲子之间的真情告白让人不知不觉地湿润了眼眶。评析:创造性十足的作业使数学知识点不再是单调的、冰冷的公式,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质,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促进亲子互动交流的平台,使亲子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和谐。
(三)“画数学”的作业
案例2:绘制思维导图:将每课时内容、每单元内的散点化训练转变为知识结构化,梳理,整合,深化和拓展曾经学习过的知识,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例3:用学过的几何图形设计校徽或者班徽、绘制数学手抄报、画几何图形讨论几何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对称图形与广告设计、图形的镶嵌、尺规作图等等。评析:一个个“画数学”的作业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着他们的思维向质的方向飞跃。
(四)“玩转数学”的作业
随着广州市初中“玩转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广州市教研院教研员伍晓焰说过:对标当前“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如何做到“减量提质”,玩转数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例4:如广州市第五中学的周学良老师的课例《丈量珠江堤的长度》、广州市花都区秀雅学校的范英兰老师的课例《几何图形的稳定性》,两堂课上,教师都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并质疑、自行解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评析:这是基于“玩转数学”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它是“玩转数学、课堂教学、作业”三者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大大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践中体悟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感受到玩转数学魅力;同时也引导教师要角色转换,从单一的课堂组织者转换为项目式教学的设计者。
二、作业设计体现有效性
什么是有效作业?有效的作业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成效、有效果的作业。有效数学作业设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作业设计有趣性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现代教育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增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和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趣味十足的数学作业能够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例5:理财是管理家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生活能力。理财最基础是了解财务收支状况,设立日常收支账目。这个暑假,咱们一起学习如何建立个人生活账目——自己的月收支账目。要求如下:
1.请用表格建立个人收支账目,时间为2022.07.09-2022.07.30共三周,详细记录每天收入和支出情况(包括数目、事由等)。
2.请用统计图表分析收支账目中的数据,例如收入构成比例、支出构成比例等。
3.透过上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请写下你对生活的一点感悟。
评析:将知识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作业设计分层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关注个体差异,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找准每个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向学生提供菜单式作业,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能做、个个成功”。分层作业体现有知识层次,有思维坡度,有不同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任务。将分层作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业量进行分层;二是按作业的难易度进行分层。设计分层作业时,根据学情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作业供各个层次的学生选用。作业布置从易到难,有A层必做题、B层选做题、C层拓展题三大类型。其中A层必做题要求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要完成,内容紧扣学习过的知识点,题目浅显易懂,有助于学生体验成就感的喜悦,并提升学习效果。而B层选做题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这是专门针对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而布置的,允许不全部完成,或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C层拓展题,该类题的难度要高于学生平时常见的题目,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敏度和深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做,也可以各种类型随意组合,这样的作业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6:在日历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某些数满足一定的规律,如右图是某年11月份的日历,我们任意选择其中所示的方框部分,将每个方框部分中4个位置上的数交叉相乘,再相减,如:3x9-2x10=7,21X27-20x28=7,请你按照这个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解:(1)计算:18x24-17x25=______________;
(2)若方框中第一个数是n,请写出其它三个数(由小到大排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写出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利用整式计算对这个规律加以说明。
评析:这是一道“层次”分明的问题,在层层深入、分析、探究的过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与能力上都各有所得,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又能避免学困生见到难题就无从下手的情况。
(三)作业设计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种题型。由于客观世界复杂多变,数学问题也必然复杂多变,往往不可能得到唯一的答案。新课程提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因此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惟一的开放题,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解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多种结果,给学生提供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与途径。例7:“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剪一刀,得到两个图形,把这两个图形拼在一起,能组成正方形。请找出尽可能多的拼法。”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着手,通过剪纸游戏,让学生先经历猜想到动手操作验证,然后画草图、推理证明等。这一连串活动增强学生研究特殊四边形的趣味性。评析:这是一个结论开放性的问题,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可以折射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猜想、动手、探索、互动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仅答案是多元的,而且各个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那就要求学生猜想、验证,并要善于知识迁移、敢于创新,具备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思维辐射到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知识点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数学思维的机会,从而激励学生由模仿走向创新。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要做到:则“减”之有效,则“加”之有道。身居第一线的教师身体力行,大胆探索前行,随着社会对“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认识,并不断实践,积极构建“减负增质”的良好教育教学生态系统,让教学工作更有效、更快捷,推动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最后真正实现“双减”。
参考文献:
[1]陈璇.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35):1.
[2]黄薇.双减背景下的为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个性化方案[J].
[3]宋晓英.在降低成本增效背景之下,小学数学习题设置得更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33(2019):2.
[4]刘荣.双减政策下小学如何科学布置数学作业[J].
[5]沈秋慧.探讨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布置作业[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