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从“六多”出发扎实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使他们对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鉴于不同学生的年龄特质、生活经验、个体成长差异等特点,可以通过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手、口、脑多重感觉器官全方位统一运动起来,真正做到“多开口、多读题,多提问、多解答,多实践、多积累”,通过深入的常态化学习,把表象变为内涵,从而扎实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读题;实践;积累;解题能力

我们的学生拥有天真自然的笑脸,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小学数学一线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部分学生一见到试卷中的解决问题部分,就会失去快乐的笑容。经过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这一部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并都在为如何提高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筹莫展。同时在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家长反映,为什么我的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不会解决?为什么我的孩子刚去解决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说“不会”,再让他重读题目和问题时,他又说“会了”?怎么每次考试失分都是在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呢?

我认为,鉴于不同学生的年龄特质、生活经验、个体成长差异等特点,可以通过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手、口、脑多重感觉器官全方位统一运动起来,通过深入的常态化学习,把表象变为内涵,从而扎实提高解题能力。我把上述的教学方法总结为“六多”,并将在扎实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务实和改进,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一、多开口、多读题,是掌握解题能力的金钥匙。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导致他们的识字量参差不齐,普遍识字量不大,并且对文字的意思理解不透,这是造成学生对读题、理解题意设置一大障碍。再者,小学生对文字图等题意的理解能力较弱,也是造成孩子解决能力提高的一大困难。

常言道:童言无忌。通常我们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就能轻易知道孩子们心中的想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孩子们的言语知道他(她)是否已理解图中题意、是否明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引伸开来,我们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多读、多说、多开口,逐步了解题意,明确问题所问,从而抓住掌握解题能力的金钥匙,并且用这条钥匙来开启解题之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要教会他们看懂图片里的意思,并让他们开口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从而把数学模式在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慢慢建立起来。例如:在一年级的上册的看图列式: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教会学生从图中找出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他们的话语中,一来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来,可以从孩子的表达中知道他对图的理解程度。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教会他们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图意:一共有12个萝卜,左边有3个,篮子里装了几个?以达到从图意过渡到文字表达。可能刚开始训练时,孩子们会说得不够清晰或不完整,但长期坚持训练下来,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棒。对于今后高年级的文字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识字量的参差不齐,也是造成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语文学科中不断努力之外,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可以从培养他们读题的习惯开始。读题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做前读题,即在每次做练习前,都要求学生齐读一次或二次题目,或者让学生默读题目,这样一来,可以培养他们读题和审题的习惯,也可以从中提高学生的识字量;第二步是做后读题,即在完成一道解决问题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题目及解题的方法齐读一次,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在脑海里形成一个解题模式,规范解题的步骤与格式,这对今后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和书写规范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多提问、多解答,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模式化的科学。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地识别问题的模式,就能很快地收敛思考问题的范围,为正确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迈出关键的一步。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相当薄弱,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不善于利用等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即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变式训练是一良策,学生可以从题目的变更中了解与应用问题密切相关的术语,而且通过背景的变换,达到强化模式的目的。在采用变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引导学生实现模式识别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例如一年级的比多比少练习题

此练习中,尽管问题有多个,但模式却相同。通过这样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这一类型的运算模式,并能掌握其解题要决与方法。

除此之外,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也是帮助学生找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的一种好方法。在提出数学问题之前,学生会去观察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懂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再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解答。例如,根据下图的条件,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可以提的问题有:

1.男孩比女孩子大多少岁?

2.女孩经男孩小多少岁?

3.两位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岁?等等

针对所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就会观察到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到“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岁数之间大小,进而进行思考和解答。通过不断提问、观察、思考、解答,各类数学模式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定向思维,同类型的题目解答起来就会轻车熟路,这一有效简易的解题途径是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练习才能达成的,也是解答其他学科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多实践、多积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必由之路。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近几年对数学教学的一个新认识。把数学回归到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升华。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展开。例如:购物(混合运算)、去儿童乐园(乘法的认识)、运动会(用乘除法解决数学问题)、作息时间表(认识24小时)等等,都是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想必是最让学生感觉到有趣的事情。那印在试卷或习题上的一道道等待去解决的问题,不正是一次次的购物过程、买票过程或游玩过程吗?我们不必将孩子的思维生硬地禁锢在课桌上,也不必要求学生们坐得笔直地把一道道应用题解答出来。我们可以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超市、公园、餐店,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去应用数学知识,将学习数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只要学生乐学了,感觉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了,那他就会主动开动他们的小脑袋,主动去思考,学会了思考,那解决能力的提高就不远了。

我班上有一位小男生,家住隔壁。从一年级开始,我常在超市里看见他妈妈带他到超市去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他学会了认识人民币、学会了看价钱、学会了如何付款等等。所以,他对学习数学很感兴趣,每当一出现与“购物”有关的解决问题,他总是信心满满地、笑着去做,而且思路非常清晰。当别的孩子坐在课室里搔头搔脑地认识人民币时,他已经学会用减法去解决找钱的问题了;当别的同学学会如何找钱时,他已经知道买相同的几个物品能用乘法来计算价钱了。试想想,有着这么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的学习一定是愉悦的。而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他的解决能力正一步步地提高。

当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似乎超出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范围,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参与各种课外数学问题的解答。例如布置“购物活动”作业、写数学日记、写数学故事、公园设想等活动方案,让孩子在特定现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们在与孩子相处时,多留意身边的数学,多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信持之以恒,通过实践和积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在快乐中不断得到质的提高。

总之,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去努力。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真的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把全部感观器官都动起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爱好。我们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更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从真正做到“多开口、多读题,多提问、多解答,多实践、多积累”出发,扎实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我们的学生就会恢复天真自然的笑容,和谐教育就能更好地在我们的校园开花结果。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