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具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实用的教具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但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现有教具存在过于简单、现象不明显、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笔者以自制教具为契机,通过激发实验兴趣、构建直观实验、深化实验内容、促进知识应用四个方面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开展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制教具;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双减”政策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因此在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着关键作用。教具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实用的教具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现有教具存在过于简单、现象不明显、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实验教学有效性不高。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减负增效,是每个科学老师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笔者希望通过自制教具,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开展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一、借助自制教具,激发实验兴趣
不少研究表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驱动力往往始于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内容自制教具,特别是制作带有音效和光效的教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控制灯泡的亮与灭》一课,为了让学生积极探索“开关对于多个灯泡的不同控制方法”,自制了一个小型灯光舞台模型。模型主要元件为开关、发光二极管和导线,将元件安装在木板上,一个小型灯光舞台就组装完成了。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舞台的灯光效果时,立即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接着向学生说明舞台的顶灯和地灯是分别由两个开关控制的,而两侧的灯是由同一个开关控制的,再向学生抛出本课重点探究内容“怎么利用开关同时以及分别控制两个灯泡的亮与灭”,学生积极利用实验器材开展探究,尝试找出解决方法。借助教具“灯光舞台”,激趣导学,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二、借助自制教具,构建直观实验
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是从观察与实验中来。”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没有配置实验器材,学生只能通过图片或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因此难以形成对于现象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高。借助自制教具提高实验可观性,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上理解知识,有助于达成实验目标。
在《植物能够利用阳光》一课,学生由于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气体变化,难以理解植物利用阳光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氧气的过程。通过自制教具“数字化气体检测装置”,可将气体变化转换为数字的变化。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能发现在光照下,放置了植物的密封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氧气含量逐渐增加,直观地了解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周围气体变化情况。借助自制教具,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容易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提高保护森林的意识。
三、借助自制教具,深化实验内容
在实验教学中,教材里有些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或探究性不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的实验需求,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有限。借助自制教具,结合实验目标深化实验内容,能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在《常用的工具》一课,学生在简单体验徒手和使用工具拧螺丝活动后,能初步感受到工具的便利性,但很多同学对于工具的使用方法还是不太熟练。课堂中向学生提供自制教具“小推车”,推车结构由四个轮子和一块木板组成。接着提出实验任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小推车,实现更方便省力地搬运箱子”。借助教具“小推车”,学生不仅学会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更能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能解决生活问题的物品。
四、借助自制教具,促进知识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一环。如果学生无法将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知识的应用能力就难以得到提升,实验教学难以真正发挥意义。借助自制教具,拓展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控制灯泡的亮与灭》一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开关是电路的控制元件后,展示教具“智能开关演示盒”,盒子上分别装有常见的声控开关、遥控开关、超声波感应开关以及对应控制的灯。学生通过教具简单体验生活中智能开关的控制方式与应用场景,能真切地体会到开关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改变。顺势提出任务“发挥创意利用智能开关改进家里的灯光控制方式”,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并分享想法。借助教具“智能开关演示盒”,学生不仅深入认识到开关在生活中控制电路的方式,也能学以致用进行开关改进设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意识。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优化实验教学,笔者以自制教具为契机,深入挖掘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自制教具,旨在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体验、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帮助学生实现有效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2]桑建辉.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156-156,155.
[3]张艳. 挖掘实验魅力助力学生探究 ——例谈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与实验创新[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21,3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