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限于仪器老旧,教师设计缺乏新意,教师演示实验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专注。盲盒是不可看到内部物品的盒子,具有着未知性与神秘感。本文以《压强》一课为例,思考用“盲盒”的设疑处理来增加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在学生心中种下思考的种子。
【关键词】盲盒设疑;实验创新
一、前言:如果喝杯酸奶还不能学会压强,用盲盒试试怎么样
(一)课前我的想法和设计
《压强》一课,知识重点是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锋利的刀刃、尖图钉、尖吸管、可以增大压强;厚滑雪板、宽书包带、宽坦克履带可以减小压强,若老师只是一一罗列举例,是无法唤醒学生对压强的兴趣和探索欲的。同时课本实验器材平平无奇,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我设计了两个实验互动游戏。第一个互动实验是“十人火拼喝酸奶”。我把其中五根吸管的尖端剪平,另外五根是正常吸管,并准备10杯酸奶。我打算请十位幸运学生上来,请他们喝酸奶,同时让他们竞技,谁先喝到酸奶谁就获胜。按照我的“剧本”,五位同学很快喝到酸奶,五位同学迟迟都戳不开酸奶盖。台下的学生会猜测吸管有问题,而台上的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吸管尖的作用,思考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从而整个班就可以参与到思考的浪潮中。
第二个互动实验是“气球撞钉板”。先观看礼花蛋《什么是压强》的视频,视频里提到胸口碎大石和人站在针芒上的江湖绝技。借此,我邀请两位学生,用气球分别碰单根图钉的板,和有着密密麻麻图钉的板。学生就可以在气球的爆炸声中思考出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课上事与愿违的状况
第一个互动实验——十人火拼喝酸奶。当我把酸奶和吸管递到十位学生手中时,学生四目相对会心一笑。当我组织全班倒数3,2,1比赛开始以后,神奇地,所有的学生都几乎在同一时间戳破酸奶盖,喝到了酸奶!
我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机智!原来他们早就观察到了吸管的区别,有的直接借正常吸管迅速戳开酸奶,有的“大力出奇迹”抵消了平吸管的缺陷。
第二个互动实验——气球撞钉板。胆子小的学生不敢拿气球碰钉板,胆子大的同学,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气,都使劲把气球往钉板戳,两个气球同时爆了。
最终两个实验都没能按照我预想的方向去走,我不得不多花时间重新给学生解释实验。
(三)课后我的反思和所获
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学生晚些发现吸管的异同,晚些发现气球将撞向的钉板呢?我联想到了动漫里各种盲盒周边玩具,用“盲盒”来处理实验器材或遮掩学生视线,来给实验设疑,先让学生体验,把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时机滞后。在第一个实验中,我可以先给每位学生戴上眼罩,不给他们观察和摸索吸管的异样,这样就会有5名同学戳不开酸奶盖,等他们脱下眼罩后,就有了更好的观察对比和思考的机会。在第二个实验中,我可以让两位学生蒙眼,直接用气球去轻碰钉子和钉板,这样碰钉子的气球一下就破了,而碰钉板的气球却没有破。
在这之后,我认真思考“盲盒”于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体验实验是否多数适用,有多少种实现形式,有什么优点,能不能成为系统可行的策略。
二、“盲盒”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上的教学策略
(一)学生闭眼体验物理现象
第一种盲盒方式,让学生闭眼来体验实验。例如在《汽化》这节课,有一个体验实验是往学生手上抹酒精。我让全班闭上眼睛,关掉视觉,通过触觉和嗅觉来放大体验。让小助手往他们手上抹酒精,等酒精蒸发后,再让他们睁开眼。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明明刚刚老师给我的手上抹了湿的东西,还感觉凉凉的,怎么不一会手上就干干净净的呢?心里有了这样的疑虑,学生就会思考发现老师抹的是酒精,不见了是因为酒精从液态变为了气态,这个过程会吸收我们手上的热量。
例如在《摩擦力》一课中,可以让学生闭眼用手去摩擦一块木板和一块粗糙的水泥板样品,学生就能更集中用触觉感受两个面的异同。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中有一个小魔术,镜前放一根点燃的蜡烛,镜后的蜡烛B不点燃,透过镜子看蜡烛B好像点燃一般。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闭眼来抓这个火焰,当他睁开眼时估计会被吓一跳,我的手在摸火焰却没有被烧到,从而更聚焦于问题。
(二)对实验器材进行盲盒处理
实验室仪器比较陈旧普通,课间教师带器材进课室时,学生对于老师要演示的实验一目了然。若对器材进行盲盒处理,增添魔术色彩,可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电生磁》一课中,学生已知磁铁可以吸铁钉。教师可以把通电螺线管放进盲盒中,然后举着盲盒来吸引铁钉,让学生猜盒子里面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理所当然认为里面装了磁铁,当我们把盒子拆开,学生发现里面竟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东西,只看到电源和一个螺线管,都不禁发出疑惑,难道不是磁铁也能吸引小磁针吗?学生带着疑问观看老师的解密,兴趣大增。
例如在《电压》一课时,把学生们自制的水果电池装进盲盒中,拉出两根导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盲盒,用导线去连接小灯泡,电压表等,来互相猜测并记录对方的水果电池是由哪些水果构成的。当拆开盲盒后,学生对不同水果组成的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使灯泡发光的情况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对这个实验环节有了更多思考。
例如在《声音的特性》一课中,可以提前录制不同科任老师的一句话,录制音调、响度不同的几个声音,让学生们在无法看到是谁在说话,通过听声音来辨别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
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手掌中藏一面小镜子,表演一个使光转弯的小魔术。激光笔激光往手射去,却能在课室天花板看到激光的光点。相比于教师直接拿出一面镜子给学生看光的反射,更添神秘感,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解谜与思考的情景中。
三、总结
盲盒实验是通过对实验器材遮盖,或是让学生闭眼体验,打开学生感知外界的感官,使学生聚焦体验本身。盲盒处理可以给实验留下悬念和问题,给学生认知中的结果和揭开盲盒后的真实情况一个强烈的冲突,使整班学生参与到实验与思考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文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理科爱好者,2021(34).
[2]倪天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新课程导学,2016(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