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小学美术与劳动教育的巧妙融合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劳动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是人类特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如何将劳动教育与小学美术教学巧妙融合,在学生感受美术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与习惯,是新时期小学美术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将探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学美术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的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让学生爱上美术、爱上劳动。

【关键词】小学美术;劳动教育;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美术是一门集手工、设计、绘画和欣赏为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美术艺术需要劳动来创造,如常见的刺绣、陶艺、剪纸等手工艺制品,都离不开劳动艺术与美术艺术的融合。所以,在劳动过程中,自然会孕育美、产生美,劳动的过程也就是艺术产生的过程,尝试在将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80 后”“90 后”纷纷步入家长行列,家长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家长都乐于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很少将家务劳动交给孩子做,导致一些学生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从小便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劳动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如在剪纸、雕塑等手工活动时需要运用到手指,手部的精细动作是创作出手工作品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作,将小学美术与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喜悦感与自信感,同时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艺术美感。

二、小学美术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的策略

(一)欣赏美术作品,认识劳动

欣赏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有效途径,美术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抒发人们艺术美感的良好方式,同时也有着情感审美与交流的显著特征,容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让他们初步地意识到美术艺术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加深他们对于美术艺术和劳动的理解程度。如在学习《祖国在我心中》时,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我国有代表性的美术艺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更是美术艺术的直观表现,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如亭子、塔和寺庙等,引导学生认识和观赏,体会古代人民艺术与劳动巧妙融合的作品,在加深学生对于劳动认识程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创作美术作品,感受劳动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老师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美术创作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与劳动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春天来了》时,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老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发现春天中的校园之美,观察春天是什么样的?并鼓励学生将观赏到的美景通过画笔的描绘出来,有的学生对刚刚露出嫩芽的小草充满了好奇心,鼓励和引导学生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春天画面,有的孩子采用单色线描来描绘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孩子在线描的基础上配合水彩,创作出小草冲破土壤的美好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丰富想象力的表现,更是他们劳动的果实,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能力。

(三)巧用手工活动,体验劳动

手工活动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发展性的显著特点,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是促使学生感受劳动和体验劳动的良好载体,如在学习《花团锦簇》时,引导学生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重点,老师展示鲜花的原形,加深学生对于鲜花的理解程度,了解花团的展开程度以及花瓣的形状,在学生对于花团和花瓣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每个学生都需要制作一束纸花,让学生亲自体验叠绕纸花的过程,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有的学生叠出了一束玫瑰花;有的学生叠出了一束百合花,这些都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劳动的成果,在活动的最后,引导学生养成收拾卫生的习惯,保持教室内的桌凳干净整洁,这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重视评价环节,品鉴劳动

“以评价促发展”是当今教育评价的热点话题,评价一直是小学美术老师难以把握的教育环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劳动过程进行评价,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劳动过程中,如在学习《静物一家》时,老师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让学生选择生活中最熟悉的静物进行绘画,有的学生选择扫把作为静物画的表现对象;有的学生选择风扇作为静物画的表现对象,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老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首先让绘画者讲述静物画的内容与含义,其次让其他同学评价静物画的优点与缺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评价语言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参与劳动过程的兴趣,使他们深刻地感知到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三、总结与反思

总而言之,劳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习得技能的特殊时期,小学美术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美术老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术艺术魅力的同时,体验到劳动是创造美的唯一途径,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悌明.在小学美术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01):92.

[2]贺敏敏.培养小学美术劳动与审美巧妙融合的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26.

[3]杨志.劳动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2020(47):29.

[4]申茹.在“劳动”中播下“美”的种子——略谈小学劳动教育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172-173.

[5]黄珊.劳动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渗透[J].教育观察,2020,9(11):65-66.

[6]章麒. 劳动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初探[A].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