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初衔接过渡阶段,初中班级管理中建设班级“共享书吧”,以点带面的形式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形成多维度的辐射作用,引申到班级管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良等方面,探索新型的班级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小初衔接;阅读
前 言
小初衔接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关键节点,小初衔接的阶段中,如何能让小学毕业生快速适应初中的生活节奏、适应初中阶段的学科特点,提升并优化自己的学习习惯,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同样也是首要的一环。
一、初小衔接过渡分析
(一)学科维度扩大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而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统考科目由3科增加为7科。学科内容的范围扩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单一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三个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呈增长型发展。从侧面可以分析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有效衔接重点之一是在学科扩维中做好过渡准备。无论是从单一学科的学习深度,还是从学科种类的维度而言,初中的学习任务比小学阶段提升了一个层次。
(二)阅读量需求增加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对于语言知识的要求涵盖“语音”“词汇”“语法”“功能”与“话题”共5个主模块。每个主模块当中能力要求进行分级,根据英语知识要求,初中五级应学习1500-1600个单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加。
学生认知水平的改变,学习的方式同样需要顺应心理发展的规律。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变化,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学生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初中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学习的习惯是否及时转换是一个关键因素。
二、“共享书吧”的建设
(一)“共享书吧”建设的目标与预期效果
“班级书吧”的管理和育人目的旨在:
1.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以书籍作为一种班级辅助的育人手段;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特色,形成班级的名片;
3.促进学生形成乐于分享、善于表达的能力。
希望“班级书吧”形式的阅读分享空间能够塑造学生“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学习习惯。在良好学习习惯的驱动下,提高学科阅读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学科素养。同时借以分享、共享为主题的阅读氛围,促进班级形成多个正式群体,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班级形成自我管理的局面。
(二)“共享书吧”计划的家校合作
结合班级书吧建设的实际需求,书吧建设的书籍、展架、环节布置等一系列物资,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前期所需要的物资全部都已经准备好了。
借此建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对学校、对班级的教育产生认同感,同时提供一个机会给家长,去见证自己孩子的成长。
(三)“共享书吧”日常管理制度
在“共享书吧”硬件建设完成后,若想将“共享书吧”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需要对书吧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判,提前设想解决的方案。首先书吧建设在班级课室的空间中,在此情景下,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书吧公共硬件设施损坏、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爱护公物等现象;甚至可能将课外书籍带到座位上,在上课时间看课外书,影响上课的状态;或者书吧中的书籍可能因为统计不全,管理不善而出现丢失的情况等等。
因此,书吧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制定一套整备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为书吧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和育人目标打下基础
1.“共享书吧”借阅制度
书籍的借阅率高是好事情,但是很快,“乱借乱放”的现象就出现了,因此在班级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制定了《班级“共享书吧”借阅制度》。
首先书吧的日常管理需要专员负责,设置书吧管理员一职,编写“书吧借阅登记手册”,一个月更新一册,与班级的德育量化分数挂钩,结合班级的班币制度奖惩方法,对借阅率高的同学进行表彰和举行小型的书吧阅读分享会。
2.书籍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出现书籍丢失的情况,做好书籍的管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将书籍编号摆放和分类排序,在书架上按照编号的顺序整齐放好,编号以“班别+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万一出现书籍丢失的情况,也可以提高书籍寻回的可能性。借阅时间只能是课间和自习课。上课前书吧管理员会检查书籍归档情况,对缺失的书籍编号进行追踪,在借阅登记册上寻找书籍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上课看课外书的情况,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同时,与商业的“饥饿营销”模式相类似,在控制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使用者才会更加珍惜与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有效阅读”的时间。
3.学生阅读成长阶段目标
漫无目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单纯故事性的阅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发展作用甚微。
阶段一:“记录阅读”阶段。开设“悦读悦乐”记录本,这是“班级书吧”的统一起步措施,让学生集体阅读,前期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的记录,摘抄好词好句、感动自己的话语等等,让自己的阅读成果有迹可循。
阶段二:“读者有话说”阶段。在班级黑板报上开创“读者有话说”专栏,阅读后需要内化感悟,从作者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时在班级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从而引申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等方面。
阶段三:“乐享阅读”阶段。班级的阅读氛围起步后,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班级的学风和班风有了进一步改变后,将阅读记录的习惯拓展到学习方法中,进行有效的融合。
阶段四:“分享阅读”阶段。学习是终身的习惯,阅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从自己出发,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引导身边更多的人享受阅读,爱上阅读。
三、班级“共享书吧”的实施效果
(一)班风转变
本学期班级的男生女生比例为1:1,小初衔接的阶段,相当一部分男生过于“活跃”,新生入学的适应期阶段总是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转移班级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班级的舆论导向,是新生入学适应阶段的重要模块。
班容班貌的提升,班级书吧的一角让班级的容貌有了新的变化,在各项班级的评比当中,“班级书吧”的建设总能成为班级的加分项。其次,学生经过新生入学适应阶段后,在阅读的鼓动下,男生的破坏纪律行为明显减少,在学期的文明班和先进班评比中,都能高分评选上。班级同学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集中。
(二)班级管理的延伸——目标管理
有目标地阅读、有目标地做事,这是书吧建设过程中的“目标阅读”,目标是行动的引领,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所以在班级德育教育中,建设一系列目标行为驱动活动,以《我在容外要做的100件事情》为大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促进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拥有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学们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不同学生之间的目标各不相同,好比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初中规划,个别学生撰写到“得一次班级标兵”“得一次单科金牌奖”等等,这是学习的目标;其次还有“赢一次班级篮球赛”“上课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将学校生活的各种事情不断细化,让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三)阅读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认知的内驱力,在小初衔接的适应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等等,都是良好过渡的重要保证。在“班级书吧”的建设成果上,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间休息时课室经常出现同学们坐在书吧的沙发上共同阅读、时而讨论分享的情景。
在现在手机盛行的时代,能够坐下来拿出一本书细心阅读、共同分享的情景很难得。这也是书吧建设的目标,让同学们不受网络娱乐文化的纷扰,静心听一本书讲故事,品一个作者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