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重视,学校、社会、家庭对体育的关注度很高,虽然新的教育理念也被众多学校所认同,农村学校也在这大背景下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但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教育;小学体育
一、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在农村,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却走着应试教育的旧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更加明显。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未能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正常地开展体育课,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甚至擅自缩减了体育教学课时,还有些教师强占了体育课且美名如其日是对孩子好,而父母们更是反对孩子进行体育运动,觉得他们是在不务正业,甚至连任课的体育老师则以"安全"为由将学生"困"于教室内。由于《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体育课时间没有保障,中小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无法获得保障。
(二)体育专职教师的匮乏,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在"双减"政策下,农村部分小学根据我国最新课程标准的规定, 基本落实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虽体育课的数量基本落实了,但由于农村小学体育专职师资数量不足、甚至专职的体育教师还没有得到专用、兼职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等问题,农村体育课的实施工作仍然不能落到实处。就拿我镇来看,学生大约有3000人,有三所完小,八所村小,体育专职教师才8人,不少小学甚至连一名专门的体育老师都没有,就算是专职教师也要兼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再加上受社会传统观念习惯的影响,农村小学领导对体育老师的关注程度普遍不足,社会上对体育老师的评价也相对片面,而体育老师所做出的辛劳也往往得不到肯定,体育教师高级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并不能和其他专业老师一视同仁,这也严重挫伤了体育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妨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 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
体育教学场地、各种设施器材等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物质保证。乡村小学体育场地面积普遍狭小, 场地形状极其的不规则,且学生活动区域小,各类体育器材缺少,陈旧,坏损等。根据调研数据,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6%而乡村小学和村级教学点则仅为30%。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紧张,学校领导不乐意持续投入。由此可见,运动经费是制约农村校园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课堂组织松散,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历来是小学体育教师争论的课题,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尚不能建立明确的运动教学内容标准,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孩子的体育运动要满足何种要求,老师心中不能掌握。另外,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且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较为松散,任由学生随意玩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领导要与时俱进,彻底改变体育教学的传统观念, 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思想上、行动上要重视体育工作,把课堂实实在在地“还给”孩子,切实实现学校德、美、体三育并重。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体育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增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平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优化小课间运动,力求做到既提高学校素质、又增强体育能力、培养运动的好习惯。按照“双减”要求做好课后服务,开发课后服务体育锻炼课程,优先提供课后延时体育锻炼内容,丰富课后创新体育锻炼方式。开设各类社团,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多多增强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训练,做到全面发展并且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二)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要不断壮大农村体育教师队伍,招聘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同时稳定教师队伍。学院领导班子应提高认识,切实改善体育老师各方面的条件,让体育老师与其余专业的老师一样,同工同酬,同时每学期也要给与出外听课、学习、培训的机会,进一步的增强体育老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也应有时代紧迫感,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主动地参加各类自修、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同时也要主动地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并认真撰写学术论文,以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为了更好地响应“双减”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特别是课后体育服务,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的同时,加大场地建设,加大体育器材购买力度。学校体育经费要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并逐年加大体育费用的投入。另外,还要多渠道、多途径地筹集学校体育费用, 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努力建设体育强校,让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四)努力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农村小学,我们常常发现体育课的课堂组织相当松散,往往是"放牛式"教学,没有真正发挥到体育课的作用。在“双减”政策下,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身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解放教育思想,革新教学方式, 从体育教育的“全体性”着眼,利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切实实现体育运动和身心愉悦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了积极参与运动的终身观念。
参考文献:
[1]肖容.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外交流,2017(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