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劳动教育融合小学数学教学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党的教方针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课标把劳动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师应该牢牢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劳动教育的有利时机,采用适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将劳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劳动教育

一、课前思考

“平均数”虽然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统计量,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有“平均分”和“等分除法”等认知基础,再加上在平常生活中无意识地感受到平均数的一些应用,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从学生的认识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自主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验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实录

(一)引发自主猜想,理解概念含义

屏幕上出示以下问题:本学期我们四(1)参加“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据统计平均每人做了8件好事,那么是不是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都做了8件好事呢?

学生1:不一定。

学生2:我知道某某同学做了比8件多,有某某同学比8件少,也有些同学刚好做了8件。

老师:那做得比8件好事多的事,去哪儿呢?

学生:给没有做8件好事的同学

老师:那全班同学都做刚好了8件好事有可能吗?

学生:有可能,但这可能性太小了。

老师:那全班同学都做了8件好事以上有可能吗?

学生:不可能,因为平均是8。如果都能做到8以上,那平均每人就做了8件好事以上了。

老师 :是的。显然全班同学也不可能都做了8件好事以下。

我引进学生平常最熟悉的做平均每人做的“好人好事”,通过简短的对话,唤起敢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平均分是通过“移多补少”得来的。

(二)增设练习素材,体验劳动价值

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劳动基地”习得苑”,大家经历了投标、播种、收获、经营的过程,每个班、组、群的小菜苗都发芽、长高了。老师已经把全班分成了10个小组,这节课需要你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完成2大任务。

任务1:测量面积,平均分。

在习得苑选择你喜欢的一块菜地,测量并计算出菜地的面积,接着,计算一下你们组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平方分米?请看温馨提示:(1)以上组为单位,确定一个测量对象。(2)根据测量对象待定一种测量方法及合适的测量工具,弄清要测量的数据。(3)根据选下的测量方法,组长合理分工,完美测量方案。

老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测量方案?

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测量长方形菜地,我们准备用软尺来测量。我们的软尺长度是150厘米,期中一人拿着软尺的零刻度,一人负责拉直软尺,一人负责画段数记录。我们先数出一共有多少软尺长。最后一起计算。

组2:我们测量的是正方形菜地,我们准备用事先量好的1米长的绳子,如果最后有多余不够5米的,我们准备再用软尺量。

组3:我们组测量的菜地是一个组合图形,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先把它分割成几块长方形或正方形,最后测量计算,把各部分的面积相加

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已经体会到可以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那么,这个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加深体会也可以把“面积”进行平均分。有时候计算方法用“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比“移多补少”的方法更适合。

任务2:体验真正的劳动

老师:在农历的天空下,当惊蛰这个节气欢天喜地地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不单单是蛰伏了一冬的虫子被惊醒.了,农人也忙起来了,因为“过了惊蛰,春耕不能歇”啊!诗人们也因为观察到农人们繁忙地春耕,留下了一首首千古诗篇!刚刚我们已经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我要你们当一回农民,去种植你们的“一亩三分地”,种上你们提前准备好的种子。温馨提示:(1)小组讨论准备种植什么菜?(2)种植时需要什么步骤?(3)劳动时注意安全,特别使用劳动工具时。

(经过讨论后,各小组汇报)

有的种白菜、有的种菜心、有的种南瓜……等等

(经过小组讨论,有学生发出质疑让我感觉惊喜)

学生1:我觉得种南瓜不好,因为南瓜的生长周期为4-6个月,这时我们已在放暑假了,不能“照顾”它们,应该种一些生长周期比较短的菜,能在我们放假前有收获更好。

学生2:完成赞同,昨天我已经在网上查过,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有:菜心、空心菜、麦菜、青瓜、茄子等

学生3:本来我们想种通心菜,因为我们的旱地,好像不适合种通心菜

(这时教师作活动总结)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重新种好了菜,但只是开始,要想这些菜健康成长而且有收成,还需要我们每天的照顾,请各小组一定要分好工,定时每天给菜地除草、浇水、施肥,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收获。

三、课后思考

一直觉得“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合作水平、解决问题力和劳动能力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会一团糟,但每个小组都找到了一个点,组与组不同的碰撞,每人都有事情干,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任务,孩子们通过翻土--播种--浇水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价值,孩子脸上展露出纯真的笑容,我想这就是劳动的魅力吧。整节课,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地测量——整理数据——分享汇报——收获应用——体验劳动。每个环节都以学生的活动扎实展开!把劳动教育完美地融于数学课堂中,我想,这样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一定能培养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2019.05下半月.数学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